第三百四十六章 名將殞(第2/3頁)
章節報錯
毌丘儉悲從心來,吟誦其當初自己親手所作的起兵檄文,“千載風塵,思盡軀命,以完全社稷、安主為效。斯義苟立,雖焚妻子,吞炭漆身,死而不恨也。”
“兄長以一州之力對抗司馬師舉國之眾,雖敗猶榮,悠悠青史,自有後人評說。”毌丘秀安慰道。
毌丘儉精神略振,對馬隆道:“悔不聽孝興之言。”
馬隆抱拳再勸,“請君侯北上!”
毌丘儉已然老邁,馬隆卻壯心不已。
有些人越是遭遇挫折,便越是激昂。
後路斷絕,毌丘儉只能率領眾人北上,只是,前路同樣是天羅地網,兗州諸地皆有軍令,圍殺毌丘儉。
王基在後追殺,陳騫領兵抄前。
毌丘儉一行越來越少,露宿荒野,飢疲交加,至慎縣安豐津境內,遭遇追兵,眾人藏匿於河邊蘆葦叢中,被發覺,平民張屬射死毌丘儉,後因此功而被封侯。
北路斷絕,毌丘儉身亡,毌丘秀、毌丘重、馬隆悲痛欲絕,只得南下,隨文欽、文鴦逃入東吳……
毌丘儉兵敗身亡,文欽投吳,司馬師引軍還於許昌。
閏月,病痛加劇,令司馬昭統率諸軍,辛亥,崩於許昌,時年四十八,正是大有可為的年紀。
淮南二叛平定,但朝廷風波不止。
魏帝曹髦急發詔令,命司馬昭鎮守許昌,令尚書傅嘏率六軍回洛陽。
這看似是曹魏最後一次機會。
但也僅僅是看似。
“天下紛紛擾擾,非真英雄不能命世也,司馬家之興衰在此一舉。”鍾會正在力勸司馬昭。
司馬師去了,鍾會頭頂上那種如芒在背之感頓去。
司馬昭淡淡道:“不急,且看傅嘏。”
鍾會接了一句,“南征將吏逾以百計,皇帝獨降詔於傅尚書,大有深意也,而且傅尚書受詔之後,這麼長時間不來拜見,莫非……有異心乎?”
司馬昭雙目一寒,冷哼一聲,不再言語。
鍾會嘴角勾起一縷淡淡的微笑。
此時的傅嘏的確在猶豫。
一面是皇帝,一面是恩主司馬家。
不過很快傅嘏就想通了。
他只是一尚書,從未掌軍,中領軍、中護軍、六軍諸將皆司馬家之親信。
當初傅嘏因直言因得罪何晏而被免職,還是司馬懿重新啟用的。
司馬師掌權,對其越發親重,每有大事,親自登門求詢。
曹髦有皇帝之名,但腰斬夏侯玄時,曹魏已被掏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