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箭在弦(第1/3頁)
章節報錯
昏沉天地間呼嘯的寒風永不停息。
西平將士有魯芝在後方策應,該想到的都想到了,能送來的都送來了。
劣酒、羊肉、糧食、乾柴、豆黍混合的精料,以及最重要的羊裘、皮履。
一個士卒內穿羊裘,外披鐵甲,雙腿用細繩纏上狼皮、羊絨,每日至少一碗羊肉湯,從腸胃到身體都是暖的,絲毫感覺不到這冬日的寒意。
西平別的沒有,制皮製革之術極為發達。
在楊崢的刻意引導下,結合了西域胡人的鞣製技術,皮革成了西平第二大支柱產業。
第一自然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鹽。
當然,有這個待遇的,只能是親衛營、驍騎營。
府兵則差一些,只有羊裘。
所以親衛營、驍騎營、越騎營在西平被稱為親軍,引得無數有志兒郎趨之若鶩。
楊崢沒有堵塞他們上升的通道。
府兵中有材勇的健兒,或者達到三轉功勳,可以向折衝府請求加入親軍。
宣義令與折衝都尉共同稽核,九野營暗中評定,才能把名額報上去。
而親軍之中,到了年紀,落了殘疾,則會得到一個宣義掾的名號,分配地方,進入屯田司體系或者宣義司體系,也可根據能力,進入地方,任命為伍長、什長、里長之類的鄉間掾吏。
有魯芝在總籌後勤,讓楊崢輕鬆了不少。
實際上,後勤也是戰鬥力的一種。
尤其是在這個時代,很多大戰,糧道就是生命線。
這種級別的大戰,前方面臨的壓力大,後方面臨的壓力也不小。
到了第五日,天地間忽然颳起了白毛風。
鋪天蓋地的,氣溫陡降。
營中牲畜都凍死了百餘頭。
不過河湟健馬天性耐寒,影響倒是不大。
而對面就有些慘了。
雍涼軍還能扛著,但支援而來的羌胡、匈奴就有些扛不住了,戰馬和士卒多有凍死凍傷。
楊崢帶著親衛巡視黃河,河面已經結了一層薄冰。
寒意如同鋼針一樣刺在臉上。
“還沒有鄧艾的蹤跡嗎?”
張特引金城三千府兵一萬奴隸,匯合周旨、李特等羌氐步騎兩萬人,已於三天之前連破鄧艾三座塢堡,攻陷枹罕,引兵直撲狄道。
姜維也領兩萬蜀軍出岷山,攻打臨洮、侯和等地。
眼看就要合圍狄道,但鄧艾還是沒有訊息。
讓楊崢深感佩服,鄧艾這麼沉得住氣,肯定想撈一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