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表示對鄧艾的尊重,楊崢還是派遣了身邊的親衛李特領五百精銳進入積石堡。

尋常情況下,如李特這樣的新人根本不會有這種機會。

但楊崢的防線拉的太長,從北面的令居到榆中,順黃河而下。

可用之人基本都去獨當一面了。

剩下的如劉珩、羅虎、林森這些人,更適合衝鋒陷陣,而非鎮守一方。

楊崢一向的原則是大膽任用新人,是人才就給機會。

李特率本部氐人,從南安投奔自己,還被鄧忠追殺。

這一年多的時間,九野營與宣義司也完成了對他忠誠的暗中評估。

在楊崢身邊時,也勤勤懇懇,十分低調。

“屬、屬下定不負將軍所託!”李特激動的語無倫次。

旁邊的其他親衛則投來羨慕嫉妒之色。

楊崢拍拍他肩膀,“汝兄弟幾人皆有武勇,隨你同去,為我西平建功立業!”

李特部族能從鄧忠手中殺出一條血路,有不少勇武之人。

這些人若不提拔,留在地方,始終是個隱患。

拉到自己體系內,放在眼皮子下,用西平的制度消化他們,讓他們澹化族群意識,才能一勞永逸。

苻堅的路子不能走。

所以進入西平的路都被楊崢考慮到了。

不過東面已經沒有動靜。

偶爾有糧食等輜重輸送入塢。

除此之外,絕大多數時候,塢堡都保持著詭異的靜謐。

一連兩個月,從春入夏,天氣逐漸燥熱起來,對峙仍在繼續。

但楊崢沒有鬆懈,時常率領千餘騎兵巡視各地,檢視防務。

還真有翫忽職守之輩。

漫長的對峙,加上接連的勝利,讓有些人忘乎所以,不可避免的對敵人生出了輕蔑之心。

縮在城中,過起了快活日子。

尤其是浩門守將張懷,居然帶著親衛出城打獵……

此人是當年武衛營的老卒,因作戰勇勐,被提拔上來。

尋常時候,多收幾個羌胡女人,暗中聚斂些錢財,只要不越過界,沒妨害百姓與軍府,楊崢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畢竟這年頭不愛錢不愛女人的將領,有時也挺讓人害怕的。

但今日之事,則觸碰到底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