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四章 賞賜(第1/3頁)
章節報錯
司馬懿對三國的影響絕對巨大。
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魏武有遷都暫避鋒芒之心,司馬懿、蔣濟獻聯吳破關之策。
一生戰績七勝兩平一敗。
襄陽勝諸葛瑾,石陽勝孫權,上庸擒孟達,遼東定公孫,三州口勝朱然,廬江退諸葛恪,壽春逼降王凌,這還不算高平陵取曹爽。
每一場勝利都對天下局勢有重大影響。
連作為對手的孫權都敬佩不已,曾告戒公孫淵:“司馬公善用兵,變化若神,所向無前,深為弟憂之。”
兩平一敗於同一人手中。
——諸葛武侯!
也許正是因為這些人太過璀璨,以至於三國後時代顯得有些暗澹。
在書中看司馬懿,和真正面對司馬懿,絕對是兩種感受。
幸虧這個時候的楊崢沒資格成為他的對手。
這個時候的司馬懿也走到了人生的終點。
“司馬師掌權,朝野未有一人仗義執言,由此可以觀之,大魏的天下,已經轉手矣。”杜預言語中有說不出的惆悵。
魯芝也感嘆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司馬氏經營數十年,門生故舊遍及天下,今日不過轉手於司馬師而已。”
士族與司馬家已經結成一個巨大的利益同盟。
連皇權在這個同盟面前都無能為力。
“司馬師固一時之人傑,然欲坐穩洛陽,絕非易事!”楊崢反而沒有那麼悲觀。
魯芝與杜預都點頭認同。
司馬師面臨的挑戰也不少,這時代大多數的人其實都是如履薄冰。
皇權雖然無能為力,但並不代表皇帝會無動於衷,也不代表士族會永遠站在司馬家一邊。
三人正在談論,親兵在堂外稟報:“將軍,洛陽有使者至!”
“來了!”魯芝笑道。
杜預道:“司馬師新立,必然要明示天下以氣度。”
“金城太守楊崢,恪盡職守,寧靖地方,堪為表率,封關內侯,食邑六百戶,賞金銀三千,錢帛三萬,以為嘉勉!”
黃吉抑揚頓挫的嗓門格外洪亮。
“謝陛下,謝大將軍。”
楊崢半跪行禮。
心中卻有些莫名其妙,司馬師專門賞賜自己,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黃吉一臉笑容,又掏出一份詔令,“司馬張特、長史杜預、從事周煜,並有功勳,特賜關外侯,金銀一千,錢帛兩萬,張特為牙門將軍,杜預為西羌護軍,周煜為積弩將軍!”
果然,司馬師沒有這麼好心。
楊崢都沒封雜號將軍,部下卻先封上了。
尤其是西羌護軍,權力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