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七章 取之(第2/3頁)
章節報錯
“不錯,既然動手了,那就動到底!”現在的楊崢是有恃無恐。
你司馬家是要中原,還是要在西平不毛之地跟自己死磕?
如果允吾是西平的門戶,那麼榆中就是戰略橋頭堡,宛如一把長劍插在南安、隴西、安定、武威之間。
所謂形勝之地不過如此!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等陳泰、郭淮反應過來,
或者鄧艾這口氣喘過來,再想拿就沒這麼容易了。
群山之下,大河滔滔,輕騎如風,鐵甲如潮。
六萬大軍順湟水而下,兵鋒所向,沿途小城關隘自動開啟。
親衛營的宣義郎分散出去,約束奴隸大軍,沿途不得侵犯百姓。
楊崢也是足量供應糧草,時不時還分發些牛羊肉。
又派出六隊輕騎日夜巡戒,妄取百姓一物者,直接軍法從事。
沿途一顆顆人頭掛在騎兵的長槊上。
但依然有奴隸亢奮過頭。
不得不說西域胡人生性兇殘,屢禁不止。
在此事上楊崢絕不姑息,一伍犯事,全伍皆斬,一什犯事,全什皆斬。
一顆又一顆的人頭堆積在官道旁,終於奴隸們清醒過來。
再也不敢犯事。
讓飽經摧殘的金城郡得到一絲慰藉。
所過之處,甚至有百姓焚香參拜,或送上他們也緊缺的糧食。
楊崢一概不取。
黃河渡口,守軍早就一鬨而散。
金城郡守將見到如潮水般湧來的敵人,也被嚇破了膽。
而且楊崢軍一路自己砍自己人頭,如此兇殘的搞法,在雍涼也是幾十年未曾一見。
對別人狠不是真狠,對自己都這麼狠,誰還敢硬扛?
金城縣主動送出糧食牛羊犒賞,也不知他們被嚇的,還是覺悟很高,讓楊崢有了幾分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感覺。
不戰而下人之城,這感覺很不錯。
這幾年受的胯下鳥氣也紓解了不少。
金城郡所有能下的城都下了,只剩下榆中還在硬挺著。
城牆上聚集著不少士卒與青壯。
不過在看到潮水一般湧來的敵軍時,一個個臉色全都變了。
以前冶無戴、俄何燒戈起事時,雖然號稱十萬大軍,但其中的水分實在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