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二章 掙扎(第1/3頁)
章節報錯
麴山位於洮水東南,左祁山、右牛頭山,俯視洮水。
而麴山的位置非常敏感,西面是隴西,北面是南安,東面是天水,南面與陰平郡相接。
姜維在此山建東西二城,進可攻退可守。
然而準備妥帖之後,魏蜀都陷入詭異的平靜當中。
彷彿郭淮鄧艾不知道在家門口有兩根釘子。
而姜維也不著急進攻。
雍州就這麼陷入平靜之中。
郭淮、鄧艾、陳泰的目光都聚集在金城。
“雍涼之隱患一在羌胡、二在西平、三在金城,然楊崢未有根基,不過一武夫,士族不附,且其能震懾羌胡,朝廷尚需倚重之。”司馬昭第三次面見郭淮。
不過這次兩人的地位似乎反過來了。
郭淮洗耳恭聽,司馬昭侃侃而談。
“所以楊崢不可猝除,此為疥癬之疾,然王金虎出身太原王氏,其父鎮守揚州,四朝老臣,功勳宿將,若王氏有異心,則是心腹之患,父親常以將軍為摯友,將軍不可辜負朝廷厚望,也不可令……父親失望。”
司馬昭並非是紈絝子弟。
太和年間明帝興起浮華案,革除士族官勳二代。
司馬師與夏侯玄懼被排斥。
司馬昭未受牽連,早年隨司馬懿抗擊蜀漢,多有功勳。
累官至洛陽典農中郎將,除苛捐雜稅,不誤農時,百姓大悅,轉為散騎常侍。
後隨曹爽伐蜀,與郭淮一樣全身而退。
此時此刻,司馬昭說出的話等同於司馬懿。
郭淮不得不聚精會神的聽下去,因為這關係到他舉族的性命。
“請轉告司馬公,淮知道怎麼做。”
司馬昭滿臉欣慰,“家父果然沒看錯人,郭將軍乃俊傑也。”
識時務者方為俊傑。
當日,郭淮兩萬雍涼精銳直奔金城而去。
並以雍涼都督之名,調王金虎同攻麴山。
金城屬涼州治下。
陳泰亦引軍一萬至令居,令楊崢出破羌,據允吾。
雍涼的詭異對峙即將被打破。
麴山內,姜維迎來了北面的使者。
依然是令狐盛,依然在做著垂死掙扎。
“王太守願投大漢,與將軍共取雍涼。”
姜維等待多時,為的就是今日,“王太守之叔祖曾力挽狂瀾,匡扶漢室,今王太守入漢,豈非天意?”
王金虎的叔祖,正是當年聯合呂布誅殺董卓的王允。
令狐盛連日奔波,終於在此地找到一絲生機,然,這種脆弱的關係又能持續多久?
王金虎的本意是吸引蜀軍北上,以解他三面受困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