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楊崢對楊濟有偏見,而是有些懷疑他背後計程車族門閥。

上一次楊濟傳遞訊息,就可以看出夏侯霸對他的倚重。

換句話說,楊濟知道足夠多的秘密。

“拜見兄長。”楊濟向楊崢拱手一禮。

楊崢也拱手還禮,“文通辛勞。”

楊濟爽朗一笑,“分內之事,何談辛勞?”

到底是弘農楊氏的子弟,言行舉止中都帶著獨有的氣質,讓人心生親近之意。

一時也分不清他是人是鬼。

允吾城這麼多人,想找出細作,無疑是大海里撈針。

“既然是細作,一定會里應外合,夫君何不暗中監督四城門,總會有蛛絲馬跡,也可防備細作起事。”夏侯芷低聲道。

“不愧是吾賢妻。”楊崢忍不住摟了摟她的腰肢,這親暱的動作讓守城士卒目瞪口呆。

夏侯芷嗔怪的推開楊崢,臉上又飛起兩朵紅雲。

楊崢遂將親衛分成三部,分散東南西三面。

自己與夏侯芷留在夏侯霸身邊。

允吾北依湟水、東憑大河,西南皆有高山為屏障,難以駐兵。

乃是霍去病屯兵之所,用以窺伺河西匈奴渾邪王部。

但凡是霍去病選中的地方,多是戰略之要地,軍事價值極大,曹魏當年因羌胡之亂此起彼伏,而把金城郡的郡治遷徙到更加富庶的榆中。

但,這座城的軍事價值並未削減半分,與西南的枹罕、東南的狄道形成一個互相依託的攻守三角。

時人稱此為河首。

想要強攻,就必須付出代價。

郭淮第一波的連哄帶騙加恐嚇失效之後,剩下的就看誰的拳頭硬、誰的刀子狠了。

夏侯霸雖然坑了楊崢。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倘若楊崢沒有及時趕來,夏侯霸會不會如歷史上的那般被郭淮攆去蜀國?

可能性非常之大。

沒有夏侯霸,楊崢恐怕也擋不住郭淮、鄧艾、陳泰的擠壓。

甚至用不上擠壓,身為雍涼秦都督的郭淮只需一道換防的軍令,楊崢就會陷入極大的被動之中。

“仲權何故背反大魏啊?”郭淮中氣十足的在一眾甲士的簇擁下來到護城河前。

這個距離剛好在弓箭的射程之外。

“分明是你構陷於某,我夏侯家世代忠於大魏,為國血戰,豈會無故背叛?”夏侯霸也學乖了,死活不承認。

楊崢頗為欣慰。

這年頭人太老實,怎麼混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