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都名義上歸還給魯芝。

楊崢回到歷代護羌校尉的屯兵之地臨羌。

其實臨羌的戰略意義更大。

左攬河湟,右控西海。

易守難攻。

回到臨羌的第一件事就是挑選暗營中人。

楊崢親自操刀,頭腦靈活、身手矯健者為先。

當然最主要的是忠誠。

西北龍蛇混雜,各種牛鬼蛇神都有。

楊崢在親衛營中挑選了六百七十三人。

這些人至少跟隨自己三次大戰過,以當初枹罕塢堡的漢民子弟為多,羌胡也摻雜了不少。

尤其是胡人,很多人的父輩原本就是經商的,後被冶無戴擄掠,才成了奴隸。

六百多人,加上暗營原本的四百餘人,人數超過一千。

不過楊崢覺得遠遠不夠。

洛陽、長安、天水、武威、隴西、金城等等。

還有蜀國。

時間緊任務急,沒有第一手訊息,幾乎就是瞎子和聾子了。

楊崢也不怕步子邁的太大而扯到蛋。

網鋪的越大越好,至於能撈上多少魚,就要看老天爺的了。

事在人為,有備無患。

水一些、弱一些沒關係,人總會成長的。

為了訓練這六百七十三人,楊崢把他這個穿越者能看到的、能想到的,都拿了出來。

體能軍事訓練只是最基礎的。

刀劍弓弩匕首起手就要會。

下毒、化妝、讀寫、刺探、滲透、模仿口音、暗號、聯絡方式……

簡直是一個龐大的工程。

楊崢用盡渾身解數,也才有二十八個人在短時間內勉強達到要求。

而這種事情最需要的是天賦。

適合的人一看就適合,不適合的人怎麼教都沒用。

最難的地方不在於武力方面,這年頭也不缺這樣的人。

而是讀寫。

這年頭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文盲……

會砍人會認字,在哪裡都是稀缺人才。

大多數情況,會砍人的不認識字,認識字的砍人技術不行。

好歹也有二十八人勉強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