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打掃戰場掩埋屍體時,斥候慌忙從西北而來,“將軍,歸義城八千羌騎突襲西都!杜長史有密信。”

楊崢眉頭一皺,迷當果然還有後手。

此前的軍力佈置偏向臨羌城,西都只有一千三百多士卒。

而杜預在臨羌城危急之時,還派過去五百輕騎。

西都兵力更是捉襟見肘。

楊崢的所有家當都在西都,萬一被攻破了,也就大勢已去。

不過經歷了這麼多,楊崢還是能沉住氣的,開啟縑帛,幾列遒勁有力的字型映入眼簾:西都、臨羌皆高枕無憂,將軍當先取建威城、再取歸義城,大小榆谷無備,則突襲之,有備,可襲擊山口城,斷迷當之後,此為戰機,不可錯失!

看完信,楊崢心中大石落地。

不愧是能同時進文廟武廟的牛人。

此戰若是不能重創迷當,讓他縮回大小榆谷,西平將不得安寧。

至於西都能不能守得住,楊崢選擇相信杜預。

“蒙虓!”楊崢沉聲道。

“屬下在!”

“既然是一家人,我就不瞞你,鍾羌正在攻我臨羌、西都二城,我需借你之力!”

“主公何出此言?秦人願為主公效死力!”

以蒙虓的性格,居然決定認楊崢為主,自然不會口是心非。

時間緊迫,楊崢也沒多餘的廢話。

親自遴選秦胡青壯,得驍騎兩千人。

手上兵力瞬間達到四千。

雖然不多,但都是精銳。

經歷了滅族的危機,秦胡眼中都閃爍著仇恨,雖然疲憊,但在復仇心的驅使下,一個個抖擻起精神。

楊崢目光掃過眾軍,“諸軍隨我反擊。”

“殺!”

“殺!”

“殺!”

四千多柄刀矛舉向天空。

似乎在一瞬間,兩千餘秦胡就融入了楊崢麾下。

為了節省體力,楊崢下令所有士卒上馬。

留下百餘頭腦靈活的親兵,組織秦胡先遷入安夷城。

戰馬奔騰,很多士卒都抱著馬脖子睡著了。

為了不讓自己掉下去,用韁繩纏住腰身。

楊崢也在馬上迷迷糊糊,感覺眼皮有千斤重。

尋常士卒只需聽令行事,而楊崢卻要耗費心力。

疲累是尋常士卒的數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