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山(第2/3頁)
章節報錯
飢寒飢寒,越飢餓,就越寒冷。
郭家還算山倒,楊崢對借糧越發有信心了。
杜預帶著幾個小吏也來迎接楊崢。
“西都有良田一萬四千頃!”
湟水谷地,群山環繞,祁連山脈遮蔽了北方的風沙,積石山脈遮蔽了高原的風雪,一條湟水自西向東,滋潤整個谷地,自古就土地肥沃,欠缺的是開發。
曹魏立國,雖然收復了大片領土,但因三國混戰,人口大幅縮減,曹魏缺的不是土地,而是人口。
連雍涼關中,秦漢龍興之地都荒無人煙,出現大量無人區,更不用說這西北邊陲。
自敦煌至西平、隴西、北地,每個地方都面臨夷多漢少的難題。
這也是曹魏不斷內遷諸夷的動機。
而明帝大封士族功勳,動輒萬戶侯出現,進一步加劇了魏國的頹勢。
西漢非軍功不得封侯的傳統早已被打破。
“其中七千頃上游良田掌握在郭氏手中。”杜預眼神複雜道。
“這麼多?”一半的田地掌握在人家手中。
杜預道:“西平郭氏出自太原郭氏,自漢昭帝時便遷入西都,至今兩百餘載。”
郭家雖然送來了羊酒,卻只有幾個管事模樣的人招呼。
郭遁已經趕往隴西赴任。
郭建提桶跑路,回到洛陽。
也不知西都城裡誰在主事。
“先入城。”沒有西平太守在,楊崢這個護羌校尉就是一把手,郭家主人不來迎接,似乎有些禮數不周。
不過以郭家在曹魏的勢力,封侯拜將的都一大把,屬於高門,不來拜會也在情理之中。
羌胡大亂,西都城沒被攻陷,城中還是不少家當。
主街上漢羌爭相觀望。
楊崢斬伐同滅冶無戴,東邊百姓沒覺得如何,但西平百姓記憶深刻。
望向士卒的眼神帶著些許敬重。
有群眾基礎,以後的事情就好辦了。
以前郭建是西平太守,太守府就是郭家,郭家就是太守府。
郭建雖然提桶跑路了,但依舊遙領西平太守。
佔著太守府,也說的過去。
郭家有豪橫的理由,楊崢又想借糧食,所以也就沒有太造次,轉道與士卒去軍營。
但沒想到軍營也早有人佔著。
漢代太守只治民,但到了漢末曹魏,太守的權力進一步放大,還能募兵,尤其是邊地,太守權力極大。
郭家既是地頭蛇又是太守,西都城上上下下自然都是他們的人。
西平郡都尉郭勻,自然也是郭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