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楊氏(第2/3頁)
章節報錯
倒也不是看不上這些大姓。
而是上了人家床,就要受人家的綁。
各種牽絆各種破事也會隨之而來。
政治聯姻,不過是一樁生意。
楊崢也不知道會走到哪一步,與別人深度繫結,總不是一件太好的事。
再說就算要聯姻,也需要了解對方的底細。
如今楊崢身有大功,平定十萬西海胡之亂,這一次朝廷肯定不會視而不見。
太守之位也是可以期待的。
冶無戴白虎文的叛亂,如同一塊試金石,西平太守郭建跑了,金城太守張就老邁,隴西太守差不多是夏侯霸兼任。
而郭淮升李簡為狄道長,也就是分夏侯霸權力之意。
明面上是抵禦胡人,暗地裡也是爭奪各自的領地。
隴右五郡,天水、南安、安定、廣魏差不多都是司馬氏一脈之人。
隴西被抵在最前,形勢最為複雜,又要防備蜀人,又要防著背後,還要提防羌人,楊崢覺得並不是一個好去處。
還不如西平郡富饒的湟水河谷。
向北可連線忠於曹魏的武威太守範粲,東面金城太守張就只要還活著,也能分攤一些壓力。
正與夏侯霸東拉西扯的時候,外間有人急報,弘農楊氏來人了。
楊崢一愣。
弘農楊氏算是繼曹氏、司馬氏之後最大的門閥。
漢末以四世三公形容汝南袁氏,但弘農楊氏同樣也是四世三公。
其底蘊比袁氏還要厚重。
楚漢爭霸,楊氏先祖楊喜分項羽屍有功而被封侯。
東漢時又出了一代大儒楊震,有關西孔子之稱,在士人心目中地位尊崇,影響深遠。
漢末楊彪與蔡邕、盧植、韓說齊名,忠於漢室。
建安元年,魏武遷都許昌,將其下獄,時荀彧、孔融等一干名士傾力相救,殺伐果斷的魏武最終還是沒有動手。
其子楊修奪嫡失敗,也僅是一人身死。
文帝后來還擢升楊彪為太尉,被拒絕後,改以光祿大夫的榮官。
但也正因為楊彪、楊修之故,弘農楊氏遠離權力中心,逐漸衰落,直到成為西晉的外戚,短暫迴光返照,旋即被賈氏夷滅三族。
夏侯霸大喜,讓人引至正閣,忙令下人正衣冠。
楊崢一身戎裝,雖然也知道對方可能是因自己而來,但就這麼去見人,未免有些唐突了。
遂向夏侯霸告辭。
回軍營的路上,心中卻大為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