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列的俘虜被押到寨前。

“當奴隸還是當死人?”尹春提著刀殺氣騰騰的問著。

不得不佩服胡人中還是有硬骨頭的。

寧死不屈。

楊崢沒時間感化他們。

環首刀落下,一顆顆人頭滾落在青青草原上。

殷紅的鮮血在青草上暈染開,大紅大綠。

硬骨頭不少,軟骨頭更多。

西海胡也是一個聚合體,自西域遷徙至此,沿途屠滅了不少部落,裹挾青壯,逐漸壯大。

楊崢有時候想不通,曹魏其實沒多少精力管理西海這片兒。

冶無戴在西海日子過的也不錯,完全可以效仿歷史上的吐谷渾,不斷壯大。

土地多的是。

冶無戴偏偏要跟曹魏過不去。

即便打下武威又如何?

能擋下曹魏的反擊嗎?

最大的原因只能是冶無戴長期居於西地,對曹魏的實力缺乏認知,對中原缺乏瞭解。

而相對的,羌人、鮮卑、匈奴就狡猾的多。

西海水草豐美,又有鹽鐵之利,冶無戴苟上二三十年,趕上司馬晉室,機會多的是。

沉不住氣就是這個下場。

家被偷了,冶無戴即便回返也元氣大傷。

能不能扛住其他部落的挑戰都是問題。

一列列的青壯後肩上被烙上“楊”字。

作為一個穿越者,當奴隸主的感覺並不太好。

但若是不加強人身依附關係,不可能罩住這麼多異族,他們也不會真心投靠。

楊崢為了壯大自己,只能無所不用其極。

日後待其徹底歸化服從,可以放寬管制,但現在必須嚴厲。

奴隸制在西面各國大行其道,即便此時的中原王朝,何嘗不是變相的奴隸制?

屯田兵農與農奴有何區別?

底層士卒與兵奴有何區別?

更不用說世家大族圈禁人口和土地。

大漢倒了,不僅是天下秩序崩潰,也是漢文明的一次嚴重衰退。

曹魏和司馬晉都有機會重振旗鼓,卻都選擇腐爛下去。

攻破了西海胡,讓周圍的部落風聲鶴唳。

楊崢本著友好和睦團結友愛的原則,扯著曹魏的旗號向各部派出使者,讓他們的首領來大通山下舉行親切而友好的會談。

這年頭刀子狠了,朋友也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