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默契(第1/3頁)
章節報錯
魏承漢制,鹽鐵由官府專營專管。
枹罕私鹽販子有一些,但賣私鐵的,基本沒有。
也只有馮胖子這種背景強大的人敢碰這門生意。
王莽曾在詔書中言:鐵,田農之本。
鐵在這時代不僅代表先進生產力,更是戰爭實力的象徵。
如果冶素疆的冶鐵水平再強一些,楊崢就吃不了兜著走了。
夜裡寒氣如刀,楊崢下令拆掉一部分谷內的營帳,在谷口燃起了大火。
山谷中多石少木,木頭也是緊缺資源,還要生火做飯,楊崢捨不得用。
只能把陣前敵人的屍體丟入火中。
羌人一向崇尚火葬,這種行為也不算對死者不敬。
只不過氣味有些難聞。
胃裡一陣翻騰。
比起寒冷,些許氣味也就不算什麼。
賨兵、親兵分成三批,輪流睡覺。
大概是白日姜伐野把羌人中的作亂者都斬了,羌人特別安分。
這種天氣下,也就不要想什麼夜襲了。
士卒能熬住就不錯了。
巡視之後,楊崢小睡了一場,醒來時天已矇矇亮。
周圍士卒們還在沉睡,趙阿七感覺到動靜,猝然驚醒,條件反射的手按刀柄。
楊崢輕聲示意他不要驚動旁人。
二人走到谷口,一一勉勵苦守計程車卒。
對面敵人在寒夜中簇擁在一起,熬了一夜,似睡非睡,到了清晨,都沒有什麼精神。
“敵人疲憊,我軍正可衝殺!”趙阿七雙眼閃著寒光。
經此一戰,楊崢已經不懷疑賨兵的戰鬥力。
不過,已方兵力畢竟單薄,俄何燒戈佈置了不少溝壑、拒馬,強行衝擊,傷亡必定慘重。
楊崢的心理預期並不是簡單的擊潰他們。
現在他已在覬覦冶素疆的鐵器。
倘若冶素疆一直縮在積石山,任何人都拿他沒辦法。
歷史上,哥舒翰為了攻陷積石堡,匯合隴右六萬精銳,損失數萬,才堪堪拿下石堡城。
現在冶素疆主動出來,機會難得,楊崢不想放他回去。
“不急,敵已入險地而不自知,看似圍死我們,實則也進退維谷,多耗一日,彼之戰力便下滑一日。”楊崢信心滿滿道。
斷風谷崖洞也是伐野部的藏糧之地,之前贈送給他們的糧食全都貯存在此。
加上他們自己貯藏的糧食,足夠谷內的千餘人吃上幾個月。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時間耗得越久,優勢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