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此戰,楊崢對羌人的勇力算是有了認知。

一般而言,越窮就越願意玩命。

光腳不怕穿鞋的。

這年頭誰的日子最慘?

鮮卑佔草原,南匈奴佔河套,北匈奴西遷東歐大草原,氐人漢化遷居關中,日子都過的不錯。

只有羌人夾在魏蜀之間,日子最艱難。

羌人的問題也暴露在楊崢面前。

無組織無紀律,各自為戰,只聽羌酋號召。

不過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

隨行的一千多羌人,首領已經被幹掉了,純潔的就像一張白紙,對楊崢唯命是從。

下一步就是接回他們的家人,讓他們在枹罕安家。

楊崢正在想著怎麼走董卓的路子,一騎自西而來。

“報將軍,李彌偽裝成商賈逃出枹罕!”

“什麼?”楊崢差點從馬上掉下來,“怎麼回事?”

明有張特,暗有趙阿七、公孫甫,怎麼還會讓他跑了?

楊崢頓時心急火燎起來。

這廝人品雖然低劣,但眼光不差,看出了自己的路數,若跑到郭淮處,或者回到洛陽,自己就真的要認真考慮一下上山當土匪了。

“有人挖了地道暗中接應,趙頭兒和周將軍已經帶著人去追擊了!”

暗中接應?

楊崢低頭思索起來,隴西能接應並且有實力接應他的還能有誰?

李彌是郭淮派過來的餌,自然會有條魚線繫著。

尋常時候也沒多大用處,只要楊崢不咬鉤,也就沒人會管。

但現在不一樣了。

楊崢是毋庸置疑的首功。

放在司馬懿、曹爽爭權的大背景下,自己就有些礙眼了。

暗結羌人,常懷董卓之志!

這髒水還可以潑到夏侯霸、夏侯玄的身上……

暗地裡的鬥爭,比戰場更為兇險。

很多人戰場上失敗了,低頭投降還能活,甚至連家眷也能活下去。

但內鬥失敗了,動輒就是抄家滅族,雞犬不留。

李彌的三次送信出城,很可能也是對方煙霧彈,故意分散趙阿七、公孫甫的注意力。

楊崢越想越是汗毛倒豎,若不是自己歸心似箭,再耽誤些時間,很可能李彌就真的跑了。

自己沒沾到曹爽的光,反而在曹爽的漩渦中越卷越深。

人是經不住查的,一查各種事兒也藏不住。

“往哪個方向去的?”

“南安!”

南安太守鄧艾是司馬懿的鐵粉,跟郭淮穿一條褲子,說不定就有鄧艾早就派人在邊境上迎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