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乃離合之軍,聚散無常,飄忽不定,有若天馬行空。

若只顧正面衝擊,便是下乘之中的下乘。

八百餘騎兵隨著楊崢先是向西北,繞開正面的蜀軍步陣,然後折轉向南。

蜀軍早已挺起長矛。

楊崢卻並不急著進攻,只是圍著蜀軍大陣奔跑。

蜀軍不得不分出精力應對楊崢的騎兵。

而那千餘蜀軍騎兵依舊簇擁在牙旗之下巋然不動,彷彿千餘把利劍,雖未出鞘,殺氣依然縱橫天野。

幾番試探,蜀軍渾然一體,猶如刺蝟,讓楊崢無處下嘴。

無論騎兵轉到哪一個方向,總有蜀軍的長矛對著他們,幾次箭雨之後,楊崢的騎兵和戰馬又倒下幾十。

不過楊崢看出蜀軍的弩箭並不密集,應該也消耗的差不多了。

既然無法開啟缺口,楊崢只能反覆圍繞著蜀軍大陣盤旋。

彷彿一條長蛇在纏緊獵物。

只要獵物稍有鬆懈,楊崢的騎兵便一口咬下。

然而精銳如虎步軍不可能給楊崢這樣的機會。

幾員驍將列陣在各自步陣之前,指揮步陣轉向,讓楊崢始終無從下口。

連擊潰一個小步陣的機會也沒有。

輕騎的騷擾還是起到了作用,讓蜀軍無法全力圍攻鄧忠的兩千步卒。

不過這也只能延緩鄧忠被吃掉的時間。

戰場的優勢依然在蜀軍手中。

而且那一千精騎始終不發動,讓楊崢有些忌憚。

環視戰場,步軍的廝殺依舊慘烈。

兩軍陣前血肉早已模糊,屍體堆積成了一個高坡,雙方甲士各踩著屍體衝上去廝殺。

殷紅的血水從屍體下緩緩流淌而出,染紅了青草,染紅了大地。

焦臭與血腥氣混雜在一起,直衝雲霄。

風中飄散灰色絮狀灰燼,彷彿夏末時節下起了大雪。

到了這個狀態,人已經不會恐懼,也不會疲倦,紅著眼、咬著牙,用盡所有力氣,刺出手中的長矛。

要麼撕裂敵人的肉體,要麼被敵人撕裂。

很多人血肉翻卷,臟器掛在盔甲上……

只要還有一口氣,就挺起長矛向前……

自黃巾之亂起,天下已經風雲激盪了六十一年。

無數勇士變成了白骨,無數血肉被永無止境的戰爭吞噬。

一年年的征戰,一年年的殺戮,讓每個人都從內到外的強悍。

今日之戰,雖然兵力遠遠不如駱谷大戰,但慘烈程度不遑多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