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戰讓郭淮記憶深刻。

祁山堡背後是天水、廣魏、南安三郡,陳倉背後是關中,而隴西郡更是隴右的腹心所在。

難道蜀國真的準備全線進攻雍涼?

郭淮閉上眼睛,陷入深深的思索當中。

堂中諸將屏氣凝聲,靜待最後的裁決。

十幾個呼吸之後,郭淮猛然睜開眼睛,威壓的目光一一掠過眾人,“昔年諸葛孔明六出祁山,尚不能吞併雍涼,區區廖化、王平、姜維舉一兩萬弱旅,能奈我何?”

即便剛才有人還有異議,現在也都為郭淮的氣勢心折。

“祁山堡、陳倉皆為虛兵,隴西才是蜀人兵鋒所在!”

如同當年窺破諸葛武侯屯兵五丈原的用意一樣,郭淮再次洞悉了蜀軍的虛實。

這是一個久經沙場三十多年宿將的敏銳直覺。

蜀軍打不下關中,更沒有吞併關中的決心與雄心!

諸葛武侯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

現在的蜀國非彼時的蜀國!

“徐質領兩千兵力屯渝麇,龐會領兩千人入滷城,諸部皆大張旗鼓,以疑兵對疑兵,其餘將校點齊軍馬,與吾共赴隴西,迎戰姜維!”

臨洮。

蜀軍並沒有急著北進,而是忽東忽西、時南時北,以掠糧為主。

沿途小城大多一鬨而散。

楊崢跟在蜀軍後面兩天,感覺面前的似乎也是一支疑兵。

蜀軍到底要做什麼?現在不正是進攻狄道的好時機?

不過一想到敵軍主將是姜維,楊崢不敢以常理揣測。

第四天,蜀軍忽然一改之前漫不經心的狀態,開始在龍馬山修建營壘,一副賴著不走的架勢。

龍馬山東北是襄武,正北首陽山連著烏鼠山,此山正是渭水之源。

佔住此地,能對周邊郡縣形成極大威脅。

正如楊崢當初預料的一樣,郭淮不可能對隴西視而不見,引八千雍涼精銳趕到龍馬山之北。

兩軍對壘,大戰一觸即發。

當世兩大名將交手,楊崢充滿了興趣,率四百騎兵自龍馬山西北角觀望。

此時夏侯霸亦引三千軍進龍馬山背後的渢中,堵住蜀軍的退路。

蜀軍面臨進退維谷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