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以他鎮守隴西,分雍涼兵權倒是一步好棋,配合夏侯玄一左一右。

若沒有伐蜀慘敗,不出幾年,雍涼人心歸夏侯。

第三日,郭淮終於開堂議事了。

百餘將校官吏齊聚。

楊崢看到了兩個熟人,龐會和胡奮。

二人也看到了他。

龐會躲的遠遠的,生怕跟自己沾上關係。

倒是胡奮,微笑點頭示意。

郭淮不僅是假節前將軍,還是雍涼刺史,軍政一把抓,與唐朝的節度使一般無二了。

若論起來,當年郭淮還是夏侯淵的舊部,以行軍司馬之位參與漢中之戰,夏侯淵隕落定軍山,正是郭淮與督軍杜襲收斂散卒,號令諸軍,推張郃為帥,穩定了魏軍軍心。

“伐蜀之敗,雍涼精銳十去其七,關中空虛,細作探報,姜維屯兵漢中,必有寇我之心!”郭淮在堂中沉聲道。

楊崢一聽不是批鬥大會,心中的石頭也就落下一半了。

想想也是,郭淮這種大人物,怎會跟自己這種螻蟻計較?

人家未必還記得自己。

再說攻掠羌地,的確最快時間平息了羌亂,穩定了局勢,這樣算起來,自己還有功勞,不說賞賜,但也不至於弄自己吧?

堂中諸將議論紛紛。

蜀軍不趁勝攻關中,提兵攻隴右,倒也沒讓太多人驚訝。

反而他們沒有動作才是怪事。

諸葛武侯故去之後,天水麒麟兒姜維接過衣缽,矢志北伐復興漢室。

眼下隴右形勢不容樂觀,關中尚在休養之際,長安無法提供援兵,而隴右諸郡兵馬加起來才兩萬左右。

還要鎮壓蠢蠢欲動的諸夷。

姜維北伐,要麼兵鋒直指隴西,要麼出祁山堡,攻上邽,所以郭淮才會出現在此地。

曹魏名義上掌握武都郡,實則武都險要早被蜀人攻佔,曹魏只佔了些皮毛之地。

蜀軍將攻隴西,其實不難預料,姜維熟知夷情,在羌人中有一定的名望。

自景初二年起,姜維便屢次入羌作戰,結連羌部,

正始元年,姜維就夥同羌人入寇隴西,被郭淮擊退。

此前羌亂,羌人不找南安,不動金城,不擾天水,偏偏盯著隴西一郡,未嘗不是試探之意。

而且姜維還是蜀國的鎮西大將軍,領涼州刺史。

“夏侯將軍,你可有良策?”郭淮點名夏侯霸。

堂中忽然詭異的安靜下來。

官大一級壓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