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結交(第2/3頁)
章節報錯
杜預設下靈堂,為陣亡者祭奠。
又承諾贈與武功一千石糧與一百匹絹。
能做到這個份上,楊崢也無話可說。
酒宴之上,杜預舉樽朗聲道:“杜某代杜家拜謝諸位。”
士卒們望向楊崢。
楊崢一揮手,士卒們這才端起酒樽,咕噥噥的飲下,堂中氣氛逐漸熱烈起來。
一樽酒下肚,杜預臉上升起紅光,似乎有心與楊崢結交,話也多起來了,“將軍軍紀嚴明,上下一心,頗有古名將之風。”
牛人拍的馬屁當然不同凡響,楊崢心花怒放,臉上卻裝作謙遜,“兄臺謬讚了,非是我治軍有方,而是將士們用命。”
這四百人都是共過患難、經過考驗的,當然上下一心。
杜預搖頭道:“能得將士們用命,也非常人也,實不相瞞,這些時日在下對將軍多有聽聞,沈嶺斷後,深陷重圍力戰不屈,破蜀軍精銳,後在武功救治傷兵,招撫百姓,將軍乃當世英傑,只可惜不是世家出身,大將軍又無識人之明,否則將軍不會屈沉至此。”
楊崢一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這麼牛逼了。
但旋即心中一寒,感覺就像是脫光了衣服站在他面前一樣。
怪不得杜預不向屯駐在渭南、美陽的雍涼軍求援。
原來早就被他盯上了。
“朝廷自有公斷,非是我等可置喙。”楊崢多了些警惕。
高帽子不是那麼好戴的。
杜預端起酒樽,笑道:“預失言,切莫怪罪。”
見他表情真摯,楊崢也不想把氣氛搞的太緊張,“不敢,聽聞令堂在幽州,何以閣下在此?”
杜預沉吟片刻後道:“將軍可知,杜家也依附於大將軍?”
楊崢頓時來了興趣,這麼說來還是自己人?
難怪會盯著自己。
杜預幽幽道:“家父為人剛直,數次上表勸諫先帝,刺史應專於政務,不可掌兵,又提議考核內外官員,以政績升降。故不為世家大族以及司馬太傅所喜,是以依附大將軍,如今大將軍伐蜀兵敗,人心盡失,家父在幽州亦岌岌可危,杜家在京兆也多受排擠,所以在下與叔父來此邊地讀書,安心治學,未想遇羌氐動亂……”
刺史專於政務,不可掌兵,這不是文武分治嗎?
而考核內外官員,以政績升降,則是直接對九品官人法宣戰了。
怪不得跟司馬懿不對付。
司馬懿是世家老臣的代表人物,司馬一門也是九品官人法最直接的受益者。
司馬防生八子,號為八達,或居朝中高位,或執宰地方。
而司馬兄弟的繁殖能力,也相當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