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忽變(第2/3頁)
章節報錯
魏軍以人命鋪出一條血路。
十幾個驍將提刀衝在前列,如同洪水,自下而上湧上山嶺。
不到一個時辰,蜀軍的旗號一一被斬落,山嶺上全是黑甲。
蜀軍向山林中退去。
北面各嶺的戰鬥也差不多結束了。
漫山遍野響起魏軍的歡呼聲。
身邊的趙登、王喜跟著歡呼。
楊崢也忍不住欣喜,回到關中,就向曹爽請求外調,混個屯田司馬、縣尉總不難吧?
若曹爽念著情分,弄個刺史噹噹,豈不是成了一方諸侯?
不過這隻能是做夢。
但凡能在曹魏擔任刺史的,無一不是世家大姓。
家族根基深厚。
自己這種情況,就不要幻想了,上去了也坐不穩。
無論如何,先脫離他這艘破船再說。
也許原主對曹爽有主僕之情,但楊崢沒有。
所以沒什麼心理負擔。
總不能看著前面是個大坑,眼睜睜的往裡面跳吧?
心裡打著算盤,身邊令狐盛道:“蜀人根本就沒想死戰,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蜀人必會在後掩殺!”
這句話是孫子兵法中說的,楊崢這個後世人知道不足為奇。
但從令狐盛口中說出就不簡單了。
這時代不是什麼人都能接觸兵書的,其實無論什麼書都被世家大族壟斷。
當年劉備入蜀,連本尚書都找不到,還是諸葛亮憑記憶默寫。
自曹丕採納陳群之策推行九品官人法以來,朝中官爵便被壟斷了,但凡在朝中立身的,都有深厚背景。
名將張郃在官渡大戰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入曹魏以來,兢兢業業,屢立戰功。
名分給的高,卻一直在外圍晃盪。
司馬懿後起,輕鬆壓在他頭頂。
就連曾經的下屬郭淮,憑藉太原郭氏,舉孝廉出身,短短几年便蓋過了張郃。
包括司馬懿在內,曹爽、夏侯玄、郭淮等等,世代為官為將。
魏國到處是官二代將二代。
三國已然進入講究出身的時代。
前三國的那個英雄起於草莽的時代已經遠去。
“子謙說的不錯,蜀軍必會從後掩殺!”楊崢附和令狐盛道。
沈嶺缺口被開啟,魏軍也失去了鬥志,一擁而上,爭搶著道路,場面忽然變得混亂起來。
楊崢看著東西兩面的山林,大群的鳥雀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