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會醒來,眾人彷彿又找到了主心骨。

楊崢心中也安定不少。

在叢林中蟄伏了兩日,休整了一番,龐會身體大有好轉,才開始小心翼翼的繼續向北。

一天才走十幾里路。

一半的時間要搜尋食物和水。

龐會挑了十三個身強體壯的作為斥候,分散前後左右哨探。

路上多次擊敗小股蜀軍,收攏了不少敗軍,隊伍擴充。

接下來的兩天,不斷收聚潰兵,隊伍擴充至八百人。

龐會做起了甩手掌櫃,將八百人的吃喝拉撒全都甩給楊崢。

二三十人沒問題,打打獵,搜撿戰場上屍體還能湊合,八百人就難辦了。

好在殘軍中有不少低階軍官,只要弄好建制,也就不難管理。

但一切都是建立在不餓肚子的前提下。

楊崢絞盡腦汁維持著後勤,靠野果、野菜、打獵、搜撿屍體,偶爾還能尋到一頭馬屍,勉強維持。

不過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

天氣漸漸轉熱,馬屍和獵物越來越少。

水源也越來越少。

而且駱谷中不止他們這一支潰軍。

有時為了搶奪食物,同是魏軍也會拔刀相向。

人餓極了什麼都幹得出來。

楊崢親眼看到有不少屍體有被剜剔的痕跡。

不過,人多了,人心就開始複雜起來。

即便是這八百人,也分成了幾股勢力。

雍涼軍、武衛營、中壘營、中堅營……

全靠龐會這個中尉將軍壓著。

楊崢身邊也聚集了八十七名武衛營士卒,是殘軍中的第三大勢力。

第一不是龐會,而是雍涼軍,近三百人,由都尉杜展統轄。

杜展出身關中大族杜氏,在雍涼軍中極有聲望。

第二才是龐會。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雍涼軍似乎將對大將軍曹爽的怨氣轉移到楊崢身上,摩擦從未停過,不是爭水,就是爭食。

不過在龐會面前,大家還都是客客氣氣的。

“將軍,輜重!發現蜀軍輜重!”王阿息一臉狂喜回報。

龐會、杜展、楊崢以及幾個屯長同時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