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號玩家請發言】

“9號玩家,11號玩家,你們都只盤7是在狼隊的暗戀者,那你們有沒有想過一種可能,他是個狼在裝暗戀者呢?”

“假設他警上先用表水把自己的身份做起來,警下再故意聊得差一點,讓好人感受到他發言前後的反差,然後他再穿個女巫的衣服。”

“這樣就硬生生把自己聊成了一個在狼隊的暗戀者,實際上呢,他底牌卻是個狼。”

“雖然這種可能性很低,但理論上也是存在的。”

“所以,我覺得你們倆不要把話說得太死,可以盤7是在狼隊的暗戀者,我知道這個邏輯是講得通的,而且確實是最符合7的行為和表現的。”

“但我們要有更多的思考量,更高的邏輯層次,11號玩家不是說跳出固有的思維嗎?但我覺得你們跳得還不夠高,我跳得更高。”

12號玩家這一番發言確實是更接近真相,比9、11想得更多,跳得更高。

可惜,他只想到了顧風可能是個狼在裝暗戀者,就是沒有想過顧風是個好人裝暗戀者。

因為那又是另一個層面的邏輯了。

12號玩家能想到顧風可能在故意裝暗戀者這一點,那就說明他用心去思考了。

不然的話,他只會跟風9、11的發言。

或者像10號玩家那樣,盤最基礎的邏輯,認定了顧風不是女巫,就是狼在悍跳。

“其實我說7號玩家或許是狼在裝暗戀者這一點,並不是想帶節奏,否定9、11的觀點。”

“我只是想告訴好人,不要只盤7是在狼隊的暗戀者,還可以想想別的可能。”

“比如6、7狼踩狼打格式,這樣也可以解釋7號玩家警下的發言為什麼突然變得不好了,還跳個女巫,因為他想以此做高6的預言家面,墊飛3號玩家。”

“雖然這個板子狼踩狼的機率很低,但有時候越是不可能的事情就越接近真相。”

最後這句話是12號玩家玩多年狼人殺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

有些邏輯和情況,聽上去像是天方夜譚,腦洞大開,只存在於理論之中,但有時候真相偏偏就是如此。

狼隊靠什麼贏?不是靠跟好人打正邏輯。

他們就是要利用資訊差和視角上的優勢以及隊友之間的配合和操作,在場上製造出小機率事件或者好人盤不到的邏輯,想不到的情況。

只有這樣狼隊才有生存空間,不然的話,根本藏不住。

那好人要想把狼找出來,就得去盤小機率事件和反邏輯,否則的話,總是會有狼苟下來盤不到。

因此,12號玩家就喜歡盤反邏輯和小機率事件。

比如狼踩狼打格式啊,比如拉對立面做身份啊,反正很多很多。

總之,越是聽上去不太可能的情況,12號玩家就越關注,越想往那個方向盤。

“說一下我為什麼給6號玩家上票,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個就是3號玩家在警上盤1、12當中至少出一狼,我對他沒啥好感,所以警徽票能不投給他就不投給他。”

“第二個原因是警上7號玩家的表水很怪,好確實是好,可是他死活不拍身份,就讓我搞不懂到底是為什麼。”

“哪怕他拍個民,我可能都會把他認下,上票給3號玩家了。”

“可是他非說警下再拍,搞得神神秘秘的,那我就讓6號玩家拿警徽唄,這樣的話,7警下就是第一個發言,該拍身份拍身份。”

“結果他拍個女巫出來,我的第一反應就是不相信。”

“他要是女巫,警上就拍出來多好,3號玩家基本上穩拿警徽,他有什麼道理等到警下再拍?或者說他警下再拍的收益是什麼?完全沒有。”

“所以,7號玩家一定不是女巫,這個是定死的,哪怕全場沒人跳女巫拍他,我都不信他是女巫。”

“7號玩家只有兩個身份,要麼是在狼隊的暗戀者,要麼是6、7狼踩狼打格式。”

“而這兩種可能,都有一個共同點,6不是預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