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建院(第2/2頁)
章節報錯
說幹就幹,立即行動,雷厲風行,這就是這個年輕的鎮書記的工作風格。
秘書用了不到一刻鐘的時間,就打電話聯絡了周圍幾個村。
這幾個村子都有類似的情況,並且有的村幹部,更積極更上進,他們沒有經過申請和上報,沒有經過鎮黨委鎮政府的同意,就開始在本村土地上搞起規劃來。
有的村莊,甚至連工程隊都已經都找好了。
“哎呀,看來我這個鎮書記太官僚啦!有這麼多村幹部,都開始著手建設了,我還坐在辦公室裡沒有想到。
看來群眾是真正的英雄,這句話一點也不錯啊!
看來我這次失職了,掉隊了,落伍了,我要向你們學習呀!”
鎮書記,儘管年輕,儘管上進,但是,他又很謙虛。
於是他決定,臨時主持召開,一個由各村黨支部書記參加的,孝親敬老敬老院建設擴大會議。
他要與大家一起籌謀,協調,組織,建設,這麼一個重大的民生工程。
三嘎子和小周立刻站起來鼓掌,表示贊成!
這次會議,一直開到太陽落山才散會。
在熱烈的討論氛圍下,初步達成了一個一致意見。
這個一致意見就是:
首先是選址問題。
經過多輪磋商協調,最終達成一致意見,把這個敬老院,建在郎家川村的村北。
之所以建在這個地方,作為敬老院的地址,主要考慮三大原因。
一是,這個地方是這個鎮的中心位置,便於各村集中交流。
二是,這個地方土地貧瘠,位置偏低,不用佔用耕地,也不用佔用山場。
西部和北部又有大山環繞,正好擋住了三九嚴寒時期的西北大風,冬暖夏涼,氣候適宜,是老年人養生休息的最理想場所。
三是,這裡都是花崗岩地基,在這裡建設,會減少困難,降低成本,根基牢固,安全有保障。
其次是規模問題。
這次會議找對了,周圍所有村莊村幹部,將各村獨居老人統一摸排上報匯總,底數清楚。
各村加到一塊,共有107人。
鎮書記建議,再把各村60歲以上的,有可能出現獨居的老人,全部統計一遍,然後匯總出資料。
有了這樣的資料,在確定建設敬老院規模的時候,就有了底數。
等這些資料統計出來以後,再具體確定這個敬老院的建築面積和建築結構。
第三是招標投標問題。
原來三嘎子準備讓他弟弟貴良承包工程的想法,現在已經化成為泡影。
鎮黨委政府確定,要在網上進行公開的招標投標,那這個建築公司,就必須達到應有的資質級別。
這樣也就做到了暗箱操作,做到了公開,公平,公正,廉潔,高效。
第四是資金投入問題。
這個敬老院的建設資金,應集體研究決定,鎮、村、建築商等,各負擔一部分,可以入股,可以貸款,誰投資誰收益。具體投資比例,要等到下次會議討論決定。
三嘎子心裡琢磨著,他弟弟貴良,也只能在中標公司的下邊,安排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活計來乾乾。
不管怎麼說,三嘎子在這次敬老院籌建過程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所以,鎮書記就委派三嘎子和小周,為這次籌建敬老院的顧問。
《芳菲剪下》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搜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搜!
喜歡芳菲剪下請大家收藏:(芳菲剪下搜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