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估計一個陌生人跟麗鶯對話,恐怕更不會起到什麼作用,所以,他不想再費口舌。

可是,他又怕菲春日後埋怨他對女兒漠不關心。因此,他又壯起膽子說了幾句。

“麗鶯啊,你看你爹孃和你大姨都說了不少,我還是勸你聽話好。俗話說,聽人勸吃飽飯。其實非常有道理。

為什麼要聽人勸呢?你看看,你身邊的親人,哪個比你不年長?哪個比你閱歷不豐富?大人們都是過來人,經驗要比你多得多。因此,聽人勸絕對沒有錯。

那又為什麼說,聽了人家的規勸,又能吃飽飯呢?

我的理解是,這飽飯就是你要追求的理想和目標。

也就是說,只要你能夠聽信老人言,那麼,什麼清華、北大等名牌大學,一定會向你招手的!”

三嘎子感覺說的不少了,但是,他仍然意猶未盡,還想接著講吓去。

因為,他一邊講解,一邊觀察麗鶯的眼神和態度變化。他看到麗鶯在耐心聽,沒有原來那樣歇斯底里的表現了。

“依我看,咱不能只想到不讓麗鶯出院,咱更要想到麗鶯就是住在醫院裡,也不能耽擱每節課學習,這才是最最重要的,對吧麗鶯?你是不是怕耽擱了學習呀?”

說一千道一萬,剛才這句話才是麗鶯最最關心的,三嘎子這句話說到麗鶯心坎上了。

“依我看,咱們是不是這樣安排一下更適合?麗燕不是也是畢業班嗎?姐姐生病住院了,咱就麻煩她一下好了。

咱讓麗燕每天抽空把當天的講解內容,做一個錄音或者錄影帶到醫院來,反正在醫院也不會有多長時間,堅持三兩天說不定醫生就會趕咱出院呢?

這樣下來,課程半點也不耽誤,麗燕的病也治好了,一舉兩得,咱何樂而不為呢?”

經過三嘎子一陣勸說,麗鶯臉上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陰雲漸漸散去,陽光已經露了出來。菲春和芳春也同時看到了這一可喜變化。

於是,她們上前把麗鶯收拾在身邊的書本,又放回原處,麗鶯也不再阻攔。

說來也怪,三嘎子講完以後,她們再去規勸,麗鶯就乖乖地就範了。這一變化讓她們姊妹倆和拉皂興奮不已。

拉皂見到這一契機後,沒有說話,直接退出病房,轉身向醫院門外退車去了——他要向計程車司機道一聲“對不起”。

而菲春看到這一變化,立刻拿著原來辦理好的出院手續,繼續找主治醫生重新辦理住院手續去了。

三嘎子知道做人的工作,不能單純去追求“堵”的效果,什麼這樣不行,那樣也不中。而應該因勢利導,積極敞開疏導的渠道。

也就是說,他們原來只顧著捂住麗鶯,不讓她出院,而忽略了麗鶯對於學習的擔心和訴求。

一旦解決了麗鶯上課學習問題,在醫院裡學和在學校裡學是沒有兩樣的。

所以,三嘎子採取了更多的疏導措施,這才解決了麗鶯最迫切的訴求。麗鶯一旦這一訴求願望得以滿足,那麼她住院治療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當然,三嘎子這次成功嘗試,也為他在麗鶯心目中留下一個好印象,奠定了基礎,更為他們父女以後互認,做了必要鋪墊。

重新辦完住院手續,菲春回到病房,看著三嘎子那副醜貌,卻是這樣的光芒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