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風光(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晨橋順利拿下大學文憑,從省委黨校畢業。
由於跟小姜姑娘關係相處不錯,在姜副縣長關照下,沒有返回原來的機要室崗位,而是被安排在縣委宣傳部工作。
機要室保密性非常強,晨橋又非常愛喝酒,在那裡曝光率也非常低,所以,就選擇了一個宣傳部這個視窗單位來工作,就像路遙小說裡的高加林那樣,當上了一名本地記者。
哪裡火爆,他的身影就會出現在哪裡。
很快晨橋成了城裡鄉里,機關學校,企業商業的媒體人物。
他的文章儘管水平一般,甚至還會出現失誤和錯字別字等諸多毛病,但是,看著姜副縣長的面子,經過編審的修改完善,也就順利刊發播報了。
編髮的效果當然是非常有影響力的,所以,一時間張晨橋的名字傳遍了大街小巷。
張晨橋的表現深得未來岳父的賞識與厚愛,遇到週末或者節假日,姜副縣長也會透過小姜姑娘把晨橋叫到家裡指點迷津,然後犒賞一番。
晨橋的爹孃,尤其是他爹張開順,對兒子的表現更是滿意,每天都像吃了蜜一樣甜,對兒子晨橋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他萬萬沒有想到,一個整日酗酒鬧事,不務正業的傢伙,居然一夜之間變成了非常出色的吃皇糧國家幹部,而且還做了姜副縣長的駙馬,簡直是張家祖墳冒青煙了。
鄉親們奔走相告,為老支書兒子的巨大進步而慶幸。
還有的鄉親非常擔心,假如晨橋長期在家,繼續為非作歹,欺負相鄰,禍害百姓,那日後可是不好過的。
這下可好了,鄉親們奔走相告,並不都是為晨橋祝願的,更多的是,慶幸這個害人精終於離開了郎家川村,離開了他整日禍害的鄉親們。
由於張晨橋的新聞報道稿件不斷登上各級各類報刊雜誌,結果被菲春看到了。
有一天菲春幹完活兒,和幾個工友坐下來吃晚飯的時候,他發現旁邊木凳上鋪了一張報紙,無意間看到了張晨橋的名字。
她趕緊拿起來開啟仔細去看,結果發現,裡面報道的竟然是三嘎子的事。
她一下子緊張起來,下意識的看了看周圍的人,然後,帶著砰砰砰的心跳,看完了這則訊息之後,偷偷的把報紙藏在衣兜裡。
原來,三嘎子在硫鐵礦上班了,並且是被礦石砸傷了。
報道從正面報道了三嘎子,當然,報紙上用的名字是三嘎子的學名秦貴友。
報道說,秦貴友發現了礦洞裡面的險情,不但沒有當逃兵,反而挺身而出,把同班工友撤離到安全地帶,他自己卻被礦石砸成重傷。
報道主要從捨己救人的角度報道了三嘎子的感人事蹟。
當時讀完這篇文章,菲春心潮澎湃,既為晨橋長了出息而驕傲,又為三嘎子英勇救人的先進事蹟所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