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的天氣放晴了。

整個廣場依然白雪皚皚,寒風刺骨,非常刺眼,遊走的人流非常稀疏。

菲春雖然無意中聽到了小孩奶水不足的問題,非常替他們夫婦揪心。

但是,孩子一直有奶粉充飢,她並沒有給他們介紹從姐夫那裡抄來的催奶中藥偏方。

儘管來到這裡後,奶水常常憋得難受,有時候怕留在衣服上,趁著去洗手間的功夫,就偷偷的往外擠一擠,但是,這個時候的奶水,寧可這樣白白的浪費掉,也不能施人的。

她感覺這種現象就像上學時學習過的西方經濟危機那樣,工廠的商品出現過剩現象,而另一需求方卻窮困潦倒,資本家寧可把剩餘的商品倒掉、爛掉,也不會恩典勞苦百姓一樣。

她覺得自己就是經濟危機中的資本家,而老闆一家則是窮困潦倒的傢伙。

她每每這樣想著,心中就充滿了歡樂!

這就是她為什麼不敢把自己的奶水貢獻給老闆孩子的原因吧!

這樣時間長了,她的菩薩心腸又犯了,她看著沒奶的孩子,心裡總是覺得有一種負罪感。

可是出門在外,為了自身安全,確實不能輕易釋手援人。

她要試探老闆是否對她好。

如果他們整天就知道吹葫蘆瞪眼,甚至訓斥打罵,她熬過了春節就立馬走人,更不要說奶水問題了;假如他們對自己和顏悅色,關懷備至,她就交催奶秘方,為他們排憂解難,分擔煩惱。

時間已經過了三天,後天就是春節。

老闆門店的生意,仍然是不冷不熱,經營一般,老闆偶爾發一個小脾氣,表示對收益的不滿和擔憂。

老闆娘常常為餵養小孩,絮絮叨叨,愁眉不展。

他們對菲春這種不冷不熱,不聲不響的態度,就像門店生意那樣,著實讓菲春心中不悅。

她最後決定,再觀察兩天,到了春節那天,如果他們依然如故,她也就只好忍疼割愛,守住秘方。

要是在新春佳節之際,他們對她熱情大方起來,說不定還給了她福利和獎勵,那麼,她一定會痛痛快快交出秘方,幫助他們解決孩子的吃奶問題。

她做事原則已定,自己仍然整天全身心投入工作當中,她是一個非常勤快的人,而且眼裡有活,不用老闆像木偶那樣,支來支去。

大冬天的,她仍然用冷水刷洗餐具,擦洗餐桌,清洗衣服,她仍然早起晚睡。

實在涼了,也會試探性偶爾加一點點熱水。

娘和姐姐在家曾經告訴過她,坐月子期間,最容易得毛病,不能涼,不能燙,不能疲勞,不能用力,不能風吹,不能生氣等等,一旦違背了這些禁忌,身體就會出毛病,而且不好治癒,有可能成為終身疾病。

眼看就要過春節了,而老闆仍然是原來的表現,仍然不見有熱情和笑臉。

當然,更沒有任何福利和獎勵。

除夕夜,他們夫婦不是歡天喜地,不是準備春節年貨,反而夫妻分離,各居一方。

老闆在大年三十一大早,居然坐上火車回了老家,只剩下孤兒寡母在門店堅守。

“老闆娘,眼看過年了,老闆怎麼回老家去了?為什麼你們夫妻不在一起呢?”

菲春大年三十一天也沒有見到老闆的人影,等年夜飯做好了,她有些疑惑的問道。

“回老家伺候她娘去了!”

老闆娘心情依然有些沉重,她一邊哄著孩子喝奶粉,一邊帶有情緒的回答道,顯然有些不高興。

“那你們為什麼不關門歇業,一塊回家呢?”

菲春聽老闆娘沒好氣的回答,心中仍然一團迷霧。

“我們都回家了,誰來掙錢給他娘看病呢?”

老闆娘沒有耐心的解釋道。

“你婆婆得了什麼病?,很嚴重嗎?”

菲春又接著追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