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才十七八歲的菲春,怎麼對這個問題如此敏感呢?而且似乎她的預測都是真實的和準確的,這種情況是難以想象的!

客觀存在的現實,進一步證明了菲春的這種猜想是非常正確的。

而正當菲春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這個外門的曹寡婦,同樣也在思考著菲春的來歷和身世。

她在想,怎麼拉皂家裡突然多了一位其貌不揚,肚子微鼓的大姑娘呢?

她在想,為什麼邰家今天靜悄悄的,家裡只剩下一位小姑娘呢?這裡面肯定大有文章。

但是,這裡面究竟是什麼文章呢?

難道說真的就她一個姑娘家在家嗎?

莫非……

這個曹寡婦也已經學會了換位思考。

她首先開始分析,拉皂這個心上人可能又有了新歡。怨不得上午在山上唱歌,唱得嗓子都啞了,也沒有他的訊息呢?

看樣子這姑娘好像有點不太對頭,似乎肚子有些鼓鼓的,莫非這個傢伙跟人家搞出身孕了不成?

呵呵,應該不對。

借給他邰拉皂一萬個膽兒,料想他也不敢把這種女人安排在自己家裡。

那還了得呀,那他的老婆不給他拼命才怪呢?

那,那這個姑娘又是誰呢?

她聽邰拉皂說過,他有三個年輕的小姨子,其中,最喜歡那個四姑娘,莫非今天見到的就是四姑娘?

這也不對呀!

如果是他最小的小姨子,也才只有十四五歲啊,這麼小怎麼可能挺起大肚子呢?

那,這個姑娘究竟是誰呢?

曹寡婦也犯了難。

她竟然一時不知道從哪裡尋找問題的答案,她的心火開始熊熊燃燒起來。

她現在只好停下原來的思維方式,開始了新的探索。

怎麼探索呢?

她大膽的猜測,現在拉皂的媳婦肯定沒在家,弄不好這個狡猾的拉皂,就是利用媳婦回孃家幹活兒的機會,專門把小三領進家裡來伺候的。

說不定這個時候,他邰拉皂也躲藏在家裡呢?

她這樣想著,就有了探索的動力。

她一下子想到了邰家的後院。

她要繞到後山去看一看,看一看後院的牲口是否在家。

如果牲口不在家,那就說明邰拉皂和媳婦一起去老丈人家幹活兒了;如果牲口在家,那就說明這個邰拉皂就一定躲藏在家中。

她這樣思考著,就沿著思考的方向,從大門的西邊向北繞過房屋,從佈滿荊棘的柵欄上,跳到柵欄裡面的後院裡。

她拐了一個彎兒,清楚地看到那匹棗紅色的騾子,正在馬槽上吃草。

她走進一看,吃的還是青飼料。

這個農忙時節,有誰還有功夫給牲口打青飼料呢?

這怎麼可能呢?

這怎麼可能呢?

這怎麼可能呢?

她的心開始劇烈跳動起來,幾乎要跳出嗓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