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讓菲春的事和貴友的事往一塊擠,防止鄉親們聯想和議論,秦有德返回省城以後,讓三嘎子留在書攤再忙活一陣子。

在菲春走後的這幾天裡,書攤生意失去了原來的活力和收益,變得暗淡了許多。

許多書友顧客都在打問菲春的下落,這麼懂事、勤快、熱情的姑娘去了哪裡呢?

經常在書攤上做生意的主要是三嘎子和市裡面的一個小姑娘,小姑娘明知道是怎麼回事兒,可是,她卻什麼也不能說,每次對顧客的善意打問報以微笑。

三嘎子就更特別了,也許是有人猜出一些套路來,也許是在調侃三嘎子,說三嘎是不是把人家姑娘給追跑了。

每當這時,三嘎子半開玩笑半認真的回答顧客:那你們就隨便去猜測吧!

那個和三嘎子書攤只有一步之遙的秦貴芝書攤,這時眼看著比三嘎子書攤火熱起來了。

火熱的原因竟然是三嘎子這位大姐的惡意炒作。

她又能炒作什麼?難道要真的炒作自己的堂弟三嘎子和那個菲春姑娘幹了見不得人的事了嗎?

不錯,你猜對了。

這個秦貴芝並不是沒有修養,也不是想把三嘎子和菲春姑娘搞得名聲不好,而是出於一種好奇和好心。

因為這裡面她做了不少的工作,本想著再堅持一段時間,等菲春一到了結婚年齡,就張羅著他們結婚。

她當紅娘能有錯嗎?她給堂弟出出主意,想想辦法能有錯嗎?她給農村姑娘介紹物件能有錯嗎?

他們錯就錯在馬虎上,錯就錯在做事疏忽上。

秦有德經常來書攤上逛一逛,最近來的多起來。

為什麼呢?

他覺得孩子們每天這麼折騰過來,折騰過去的,也挺不容易的。

他已經在火車站附近又看好了一間店鋪,打算和戶主談妥之後,搬到店裡面經營,那裡畢竟比這露天的經營環境要好一些,而且這裡地段不錯,四周很遠都沒有書攤和書店,是一個非常好的經營門店。

來的多了,他就發現了問題。

第一次發現菲春嘔吐,菲春並沒有當回事兒。

她想,一個上了年紀的老頭子不會關心這樣的事情。自己嘔吐也並不很嚴重,平時吃東西不對,也會嘔吐的。

他忽略了老頭子的觀察力。

秦有德第一次發現這個現象之後,並沒有表現出來,而是耐心的繼續觀察。

這也就是秦有德最近常來書攤的另一個原因。

他來的多了,必然碰到的嘔吐次數就多了,年輕人就是吃東西不對,嘔吐一次兩次還可以理解,這麼多次遇見嘔吐,那就不一般了。

秦有德觀察中還發現,這二閨女不僅嘔吐,更重要的是她的小肚子也有些凸了。

這更引起了秦有德的注意。

再後來他終於真相大白了。

他先把三嘎子叫去,不由分說,上去就是兩個耳光。

這兩個耳光竟然把三嘎子打得暈頭轉向,兩腿篩糠。

三嘎子從小根本就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場面,像是自己犯了罪被公安民警抓獲那樣緊張。

兩個耳光過後,一邊篩著糠的雙腿噗通一下,就給大伯跪下了。

“我錯了,大伯,我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