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有德是唯物主義者,是非清楚,功過分明,他要實事求是,一分為二對待三嘎子,絕對不能因為自己考慮不周,給貴友,給他的家庭帶來不好的影響。

他知道三嘎子有什麼愛好,這種愛好也是他有意無意中培養出來的,這就是多學習一些關於養殖方面的圖書和期刊。

他知道這些都是在農村可以用得上的新技術,是發家致富的好幫手,也是三嘎子日後創業的主要基礎。

畢竟三嘎子不可能在他那裡幹一輩子。

他正在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外面的天也亮了許多。

他就出了屋門,站在臺階高處,看著滿院子的雜草,發出無限的感慨。

他想起來自己小時候的家,想起了自己年邁的父母親,自己當兵在外,兩個老人去世,自己只顧著為國效力,卻無緣跟父母送別,心裡一陣陣的痠痛。

老人是在家的弟兄姊妹們送走的,他沒有更好的辦法,他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等天下太平了,打仗回來為父母祭祖,給自家的弟兄姊妹們幫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的許多想法都沒有能夠實現,感覺非常愧對父母,愧對弟兄姊妹!

他大力支援大哥的孩子們上學,結果趕上了特殊年代,一個大學生都沒有培養出來。

他極力幫助大兄弟一家。可是,他家孩子太多,真的有些力不從心。

四個侄子中,只有大侄子結了婚,二侄子還給本村人家當了倒插門女婿,他想幫一幫三侄子,結果,這孩子又出了差錯。

家裡兩個侄女早早輟學,後來又出嫁從夫,他也沒能幫上忙。

日後也就只好再照顧一下老四了,因為老四也初中畢業輟學在家了。

讓他唯一感到安慰的是,他大弟弟最近幾年身體不好,常常往省城醫院去檢查治療,在這一方面他總算幫了不小的忙。

他的二弟秦有福日子過得雖然算不上富足,可是也還過得去。

這主要得益於弟媳孃家的支援和幫助,孃家人是鄰村的一個大戶家庭,經常跑藥材生意,所以,這個二弟也就和大舅子們一起做起了中藥材生意。

他們夫婦生育了一男一女,孩子尚小,都在上小學。

在四個弟兄當中,別看數他最小,但是他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的。

二弟人長得好,又勤快,又會說話,深得岳父家人們的喜歡。

在妯娌們當中,除了秦有德家屬去世的早,在世的時候,就屬老四媳婦精明,跟誰都處的非常和諧,完全具備了二弟的優點。

鄉親們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多數情況下就是特指秦有壽他們夫婦來說的。

他仍然站在平臺上,看著滿院子雜草發呆,一直到一束微弱的陽光,透過樹枝的縫隙洩入院子裡的一處雜草上,晶瑩的露珠,見到陽光,一晃一晃的閃著金色的光芒。

他知道西邊的弟弟可能要開門了。

他正這樣想著,就已經聽到了院子裡的聲音。

“他爹,你快起床吧,咱今天是不是去清理一下豬圈啊?”

因為是早起,各家院子裡都十分的清淨,那邊弟媳的說話聲聽得清清楚楚。

也許是因為他們夫婦不知道自己已經回到家裡來了,否則也許不會說話那樣大的聲音。

“嗯嗯!”

他聽到弟弟在屋子裡微弱的說話聲。

他知道他們夫婦真非常艱辛,心裡暗暗為弟弟身體祈禱。

不大功夫弟弟家的大門開啟了,聽得見弟弟出門掃地的聲音。

他簡單地整理了一下對三嘎子的態度和看法,邁出院子,來到門外。

這時,有壽突然看到了二哥,他表情非常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