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世界差別的盲點(第1/3頁)
章節報錯
月考的最後一科,語文。
近一段時間,黃有為一直都在學習,而語文、英語是提升最少的,主要是因為語文的學習效率很低。
語文,是靠積累的耳目。
語文考試涉及到課本的知識,大部分都是古詩詞背誦,涉及到其他領域則是太過於廣泛,從成語改錯、古詩詞解析到考察綜合能力、寫作水平的作文。
積累的東西,實在是不好說。
黃有為敢肯定,自己的知識面廣度要比普通高三學生強,但語文考試卻不一定能分高。
因為語文,除了積累,還涉及到一些反覆練習、記憶的東西。
比如,成語改錯、古詩詞解析等。
這些題目都是需要背誦、分析、記憶的,還有一個影響也比較大,前世後面的好多年,都已經習慣了用電腦打字,手寫的時候就出現,有些字一時間忘記怎麼寫的情況。
雖然連續的學習,讓他變得越來越習慣,忘記字怎麼寫的時候很少,但偶爾還是會出現,也會影響到考試發揮。
最讓黃有為頭疼的,還是一些閱讀理解分析,高中的閱讀理解分析,難度相對就要高一些了,但哪怕是對著答案,他有時候也覺得是‘瞎扯淡’,也許原文的作者,寫東西的時候,都沒有那麼深刻的含義。
可是,含義就是從文中分析出來了!
以上。
所以語文就是黃有為比較頭疼的科目
當然,並不是說他的成績差,相對於其他科目來說,語文反倒是簡單一些,有些題目再不會也可以懵出答案,拿不到滿分寫了差不多的意思,也能拿上個幾分。
只不過,有些題目沒有確定的答案,就導致想拿到滿分是很難的。
“大概,理科生都對於沒有直接答案的開放式題目,都會感覺很頭疼吧?”
黃有為想著。
語文,不止是讓人頭疼,也是最耗費精神的一個科目。
他只能耐心的做下去,用了一百多分鐘時間,把試卷上的每一處全部填滿,再仔細的檢查一遍,才輕呼了口氣放下了筆。
終於,做完了。
沒等多長時間,考試時間也到了。
監考老師收了試卷,學生們頓時變得精神意義。
他們可以走了。
鄧建新馬上站起來,興奮的對黃有為喊道,“晚上啊!記得!”
“知道了!”
黃有為答應了一聲,也收拾東西走人了。
——
回家,吃午飯。
下午的時間也不清閒,黃有為拿到了賓利車的鑰匙,開車就去了廣賢南大街,他不是去看店鋪,而是去找那裡工作的陳帥。
車停在了店鋪門口。
黃有為走下車看看店鋪,到門口就發現有個三十多歲的女售賣員,正在組裝者腳踏車,旁邊還放著還多的零件。
另外一邊則整齊擺放著好多輛腳踏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