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談談你對中醫五臟五行屬性理論的理解(第1/3頁)
章節報錯
肖延紅不再繼續提問李端陽,整個提問和答辯環節又停頓了一下。
肖延紅提出的問題其實稍微有些打亂了今天論文答辯的順序。
一般大學生畢業論文提問和答辯環節主要就是考驗一下答辯人對論文的熟悉程度和臨場應變能力。
典型的問題一般有:1,你為什麼選擇這個課題?
因為這個選題可能涉及到答辯人研究興趣和未來的研究方向。
2,你研究這個課題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
3,全文的基本框架和結構是如何安排的?
如果有的學生不是自己親力親為寫的論文,事後又沒有好好研究一下自己要答辯的論文,就很可能在這個問題上翻車。
4,論文的理論依據是什麼?
5,在研究本課題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你又是如何處理的?
6,論文創新點在何處?
這一點可以講選題上的創新、研究方法的創新,或者是結論上的創新。
7,你認為你的論文有哪些不足之處?
針對這個問題一般可以說參閱文獻不夠多啊,案例不夠豐富啊,分析不夠徹底啊,問卷數量不夠多啊,實驗次數較少啊等等,一般都是一些扯淡的公式化的回答。
8,你寫作論文時立論的主要依據是什麼?
這個主要就是要講清楚你課題研究的背景和你研究的問題的由來。
嗯,這些問題一般都是程式化的。
可今天肖延紅對李端陽的提問一開始就跑到這第6個問題上來了。
而李端陽的回答也是稍微有些出格,但卻又是很實在的回答,讓人找不到太過為難他的地方。
此時整個提問環節又稍微停頓了一下,評審小組的幾人又互相看了看,然後鄭景咳嗽一聲開始提問了。
“談一下你對保養、調養和補養的理解?”
這個問題又是稍微不同於對一般大學生答辯人的提問。
不過也在情理之中,而且算不上一個什麼難題。
李端陽便簡單說了一下保養、調養和補養的區別。
保養是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透過合理飲食、作息和運動來促進身體更加健康的一種手段,是對身體的未病先防。
調養則是身體出現了小問題和明顯的不適感,需要透過吃藥、針灸等中醫手段或者其他手段來調整身體的陰陽氣血和五臟六腑,使之重歸平衡安康。
而補養則是調養的一種,意思是主要透過補充營養的方式來益氣養血。
這個問題要展開來說就太多了,李端陽只是適可而止地簡單說了一下,避免給人留下誇誇其談的印象。
他今天的目的就是順利透過這次畢業論文答辯,而不是來炫耀自己的學識的。
李端陽回答完這個問題,周恆陽開始提問了。
“談談你對中醫五臟五行屬性理論的理解?”
這個問題就稍微有些跑題了,而且也是有些難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