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清楚附近中藥店的位置和藥材質量,李端陽決定帶著李桂芳教授去中醫院去拿藥。

中醫和西醫領域的人坐在一塊,路上自然避免不了談及中醫和西醫的區別,中藥和西藥的區別。

對於過於敏感的一些問題,李端陽儘量避免談及,所以對於李桂芳教授的一些旁敲側擊,他儘量引導到了中藥和西藥的區別上了。

“中藥和西藥,其實本是同源,不外乎都是來自植物動物和礦物,只不過製作方法和用藥理念不同而已。”

“中藥更講究藥材的四性五味和歸經帶來的功效,對藥材的有效成分帶來的功效也有涉及,否則同性同味的藥材作用就完全相同了。”

“不過中藥對藥材的有效成分的涉及從來都比較模糊,都讓中醫大夫從中自個兒去體會了,並沒有一本中醫書單從這個方面講。”

“西藥只研究藥材的有效成分,完全不涉及藥材的四性五味和歸經。”

“西藥從原始藥材中提煉有效成分,一片小小的藥片,其所含有的有效成分可能是從大量的原始藥材中提煉出來的。”

李端陽一邊開著車,一邊這樣泛泛而談道。

他說這些話的目的,其實只在於和李桂芳有話說,不要冷場,至於真要和剛見面的李桂芳說出什麼深刻的東西來,他沒有這個打算。

怎麼能哄得老太太在秦琳琳保研這件事給予一些幫助,就達成了他的目的了。

但坐在後排座上的李桂芳還是從他的話語中聽出了一些端倪:“那端陽你這話的意思,是說西藥普遍比中藥見效快,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其劑量天生就比中藥劑量大了?”

李端陽撓撓頭,心想這不是禿頭上的蝨子明擺著的嗎?

中藥藥方中一味藥的劑量達到50克以上就算大劑量了,可西藥一片小小的藥片中所含有的有效成分,可能是從幾百克甚至上千克的同等藥材中提煉出來的。

兩相對比,西藥的劑量天生就比中藥的劑量大得多啊。

所以這難道不是西藥普遍比中藥見效快的一個重要原因嗎?

但即便是這樣明擺著的道理,李端陽也不想明白地說出來,以免和老太太發生爭論,他笑道:“只能說西藥的藥效更直接更集中,這才是西藥普遍比中藥見效快的原因。”

李桂芳見李端陽說話繞了一個彎兒,把她問的問題給繞過去了,笑道:“端陽你說話不必繞來繞去的,老太太我活到這個歲數,沒有為西醫站臺來反駁中醫的意思,只要是好的對人類有益的醫學,都應該提倡的。而且我本人現在也開始鑽研一些中醫了。”

“你說的這個道理我以前還從沒從這個角度這麼考慮過,今天聽你這麼一說,好像還真是這麼個道理,西藥普遍比中藥見效快的原因之一,還真是有其劑量天生就比中藥劑量大的原因。”

“提取同種有效成分,劑量大藥效又集中,這還真是西藥普遍比中藥見效快的原因之一。所以很多中醫大夫束手束腳地不敢開大劑量,這恐怕還真是中藥見效慢的原因之一。”李桂芳笑道。

李端陽笑笑沒做聲。

但李桂芳還不想放過他,見到這麼一位神奇的中醫生太不容易了,李桂芳此時一方面想要繼續考察他、瞭解他,更重要的卻是想從他那裡汲取到一些新鮮的知識養料,這樣新銳的年輕人,他們的觀點和見識往往比那些老成固就的大夫更具有衝擊力和創造力。

“那端陽你說說西藥和中藥副作用的對比吧?”李桂芳又問道。

李端陽笑笑,依然用轉轉彎彎的說話方式開腔道。

“中醫有個觀點,人生而為全性,陰陽氣血必須平衡。而藥材皆為偏性,尤其是礦物藥材偏性更大,所以以其偏性糾正人體的陰陽氣血的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