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碰到一個有趣的老中醫(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端陽去公寓接上秦琳琳,幾人一路直奔著去看郭鴻霞她媽。
郭鴻霞說她媽來了城裡,其實是在郊區的一家姨姨家裡住幾天。
正走著,李端陽手機吱地響了一聲,他掏出來點開看了一眼,原來是郭鴻霞給他發了個紅包,看來是要彌補他的車油錢的。
這也太……好吧,李端陽也沒說啥,再推來拒去的,郭鴻霞更要彆扭了。
到了郭鴻霞姨姨家,卻有個老大夫在給郭鴻霞她媽診斷著,原來她媽到底拗不過她姨姨的勸說,還是請了附近的一個老大夫來給她媽看一下了。
郭鴻霞當即被弄了個大紅臉,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師姐你也別急啊,反正今天也沒啥事的。”秦琳琳安慰郭鴻霞。
李端陽也對郭鴻霞笑笑,用眼神表示沒關係的。
這樣幾人也就坐下等著。
老大夫正在給郭鴻霞她媽診脈。
兩人都是六十多歲,老大夫滿頭蒼髮,不過臉色紅潤,身材稍胖,郭鴻霞她媽就顯得老多了,臉上皺紋很多,手上也滿是繭子。
供一個女兒一直讀到研究生,家裡還供著一個高中生兒子,很不容易了。
除了李端陽,郭鴻霞和秦琳琳都被老大夫的診脈法吸引住了,因為這位老大夫是兩隻手同時給人診脈。
這種脈診法叫兩手比較診脈法,簡稱比脈法,就是透過兩手同時診患者左右手脈象,便於左右對照比較,查詢出異樣的脈象來。
算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脈診法了。
《素問.疏五過論》指出:“善為脈者,必以比類奇恆,從容知之。”
這是說比較鑑別、通常達變是辨析脈象的最佳方法。
浮與沉,遲與數(快),滑與澀,虛與實,長與短,洪與微,緊與緩,弦與濡等等,許多脈象都是相對的,只要一對比,自然更容易辨別出平脈和病脈的區別來,也就更容易找出那個“獨處藏奸”的脈象來辨證了。
採用這種比脈法的脈診手法,最起碼說明診脈者不是在糊弄人的。
老大夫給郭鴻霞她媽診完脈,又進行了舌診和問診,然後就要給郭鴻霞她媽開藥方。
“老爺爺,我大哥哥還沒看過老奶奶呢。”高小竹在一邊走上前道。
“哦?”老大夫聽了看向李端陽三人,最後把目光定在了李端陽身上,“看你這穿衣打扮,你是個中醫生吧?”
他從前面李端陽三人進門來和人寒暄招呼中,知道病人女兒帶人來給病人看病,但看三人太年輕,他也就沒理睬,沒想到眼前這小小的女娃兒還來攔住不讓他給病人開藥了。
李端陽站起來道:“我是長安中醫大大三學生,名叫李端陽,請教前輩貴姓?”
“張大可。”老大夫淡淡地道,“你一個大三學生會看病?”
“我爺爺就是我大哥哥給看好的!”高小竹替李端陽回答道。
這小丫頭感覺自己的大哥哥今天受了冷落,就站出來給大哥哥出頭來了。
“小竹。”李端陽拉了一把高小竹,“別多說話。”
“你爺爺得了什麼病了?”張大可笑著看向高小竹問道。
“我和我爺爺是紅泥鎮人,我爺爺叫……叫高福厚!”
高小竹漲紅了小臉道,她感覺不該叫出爺爺的名字來,但為了維護大哥哥的名聲,她還是報出她爺爺的名字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