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四味藥加起來,既可以祛除脾胃寒溼,又可以補脾氣,所以就可以把脾胃調理得很好,所以才叫理中丸。

所以它可以溫中(指中焦脾胃)祛寒,補氣健脾。

凡是由脾胃虛寒引起的病症,比如嘔吐腹痛,不欲飲食,痢疾、中寒霍亂等症,都能用這理中丸來調理。

而補中益氣丸主要由黃芪(蜜炙)、甘草(蜜炙)、黨參、白朮(炒)、當歸、升麻、柴胡、陳皮等藥組成。

其中的黃芪、升麻和柴胡都有提氣的作用,所以它是補氣加提氣的。

主要針對脾胃虛弱、中氣下陷的人群。

可以治療食少腹脹、體倦乏力、動輒氣喘、身熱有汗、頭痛惡寒、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等症狀。”

李端陽說完,秦琳琳想了想道:“你前面說的我聽明白了,可這後面兩種藥可以治療的症狀又把我給搞糊塗了,這食少腹脹,體倦乏力什麼的,兩種藥還不是一樣的嗎?這碰到病讓人怎麼分得清?”

“還是有細微差別的。”李端陽無力地道,“而且你又忽略了中醫治病的根本,中醫是治證的,也就是根據患者的病因和病機來治病的,不是根據症狀來治病的。

即便症狀相同,病因和病機不同的話,也會用不同的藥。

西醫也不可能完全根據症狀來治病吧,西醫也要尋找病因和病機的,只不過西醫挖得沒有中醫那麼深,只侷限於尋找器質性病變而已。

比如肩背痛很可能是出現心梗的前兆,一個基本合格的醫生就不會犯去治療肩背痛這樣的錯誤的。”

“可普通人只能根據症狀來買藥啊?”秦琳琳不服氣地道。

李端陽笑笑沒有回答這個問題。

女生在面對男生時很容易強詞奪理。

即便是秦琳琳這樣的女生也不能免俗的。

“好啦好啦,我只是開個玩笑而已,所以功夫不到家是不能給人看病的。”秦琳琳有點兒煩躁地拍拍方向盤。

學醫真的很難。

尤其中醫更難。

學這麼多天了,她還連最基本的病都搞不清楚。

“你不見得非要搞醫啊,你也可以寫小說的,反正你的文筆那麼好。”李端陽道。

“我的理想是當個醫生,當個絕頂的好醫生。”

“寫小說也一樣可以是醫生,是治療人們心靈的好醫生。”

“現在是網文的天下了,寫網文還要講什麼情懷,還要給人們的心靈治病,李端陽,你能把人笑死。那樣你只能單機寫了,沒人會看你的書。”

“你自己不是已經寫出一本暢銷書來了?”

“只賣了不到十萬冊的暢銷書,所謂的暢銷只是相對於眼下蕭條的圖書市場來說的。”

李端陽沒有再說什麼。

他今天才發現,原來秦琳琳的心中也是有些焦慮的。

原來這個時代,沒有人沒有焦慮。

可是能吃飽能穿暖,為什麼這個時代人人的焦慮都沒比古代人少呢?

是誰在給我們灌輸那些焦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