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禹歷1333年三月初十,忘川道城

九華、忘川、臨江三道,分別由神劍山莊、聖天拳宗、巨淵幫三個地級勢力主宰,三道之上又有一個天級豪門楚氏,楚氏拉著三家成立了江北盟,成了三道的唯一主宰。

當然,現如今,江北盟、古江陸氏,都被河西侯氏拉到一起加入同盟反晉,兩個月前,三家聯軍攻入神都,三道都相繼公開宣告,成為大禹的疆土。

公開宣告,是一回事。

實際情況,當然,又是另外一回事。

八年前大晉攻破神都,與琴劍山莊瓜分了中州五道後,江北盟帶著三道一同投降,大晉見三道識相,也給了江北盟極為寬鬆的待遇,非但沒有派兵進駐三道,甚至連東元道的戰事也沒有讓楚狂人出兵出力。

大晉的打算,其實也算合乎邏輯。

楚狂人率領的江北盟,說到底還只是天級大勢力,整個三道能出的兵,也都不過是普通天軍,東元道的戰事,讓他們出人,起不到什麼作用,而且還容易引起江北盟的牴觸,還不如給他們最大的自主權,好安定人心,免得後院不穩。

只可惜,出了侯玉霄這個變數。

江北盟還是反水了,楚狂人帶著江北盟的高手,跟著侯玉霄,跟侯氏的兩百萬赤焰軍,一起攻破了神都。

三家的聯軍,可不止有攻破神都的這兩百萬赤焰軍,江北盟的五百萬朔風軍、陸氏的三百萬颶浪天軍、侯氏的三百萬昭陽軍,三家,可還有著一千一百萬天軍,一直都還沒動。

已經死去的平城王完顏俊,原本以為侯玉霄要帶著全部大軍北上前往東元道,結果侯玉霄只帶了兩百萬赤焰軍,還有三家的精銳,出其不意的攻破了神都,這一千一百多萬普通天軍,因為不被聖地放在眼裡,反而有點被忽視了的感覺。

忽視,但也沒完全忽視。

神都已經易主,可大晉在中州的力量,一點都還沒少。

豫梁皇的大軍,還是在東元道被同盟聯軍牽制著;完顏俊雖死,頂替他的玉成王和永威王,已經接過了從虎牢關回來的五百多萬大軍;最後,完顏俊前往臨滄道,堵截侯玉霄之前,留在九華道的一百萬豫州軍,到現在也沒有動彈,其意圖明顯就是要看住三家的一千一百多萬聯軍。

所以,雖說三道都宣稱自己屬大禹治下,但目前三道的實際情況是,大晉控制著九華道,忘川道和臨江道,則是江北盟,或者說是大禹在控制。

當然,江北盟和陸氏以及侯氏的高層,按說已經全部在神都了,兩道的實際掌控人沒人知道是誰,大晉的目光全都聚集在神都那邊,對忘川道和臨江道的注意力,也少了許多。

天下大勢,總歸還是隻有少數人清楚,於忘川和臨江兩道的百姓而言,他們的生活,無論是先前投降大晉,還是現在歸於大禹,都並未發生太大的改變,日子還是照過。

不過,忘川道城的百姓,又有些不同。

兩個月之前,三家聯軍從臨江道北上,中途在忘川道城短暫駐紮過一段時間,那段時間裡,忘川道城戒嚴,任何人不得出入,一直到城中的大軍全都離開,只剩下五十萬維持治安的朔風軍,戒嚴才稍稍鬆弛了一些。

沒錯,只是稍稍鬆弛了,一些而已!

道城允許人外出了,可對進城的人,審查極其嚴格。

忘川道城的主宰,是聖天拳宗,宗主雷霆聖手莊非成,破碎境大能,而且在大能中,實力還算是名列前茅的那種。

按說忘川道城目前由江北盟的朔風軍掌控,那城裡做主的應該就是江北盟三位副盟主之一的莊非成,但莊非成此前跟楚狂人一起去協助侯氏攻打神都,打下神都之後,他也留在了神都,此後也一直都沒回來,所以目前城中做主的,並不是他。

忘川道城裡,現在做主的,是侯玉端!

起初聽到這個名字,道城裡的百姓還是很陌生的,不過河西侯氏的名聲,伴隨著大禹復辟而大燥之後,他們就都知道侯玉端是誰了。

侯氏五爺,昭陽魔儒,年紀輕輕就有破碎境修為,目前神都主宰,大禹國師侯玉霄的五弟,河西侯氏的智囊,還是三家那一千一百萬聯軍的…………最高統率。

這些光環,隨便拿一個出來,就能鎮住不少人了,當他們全聚集在一個人的身上,下到普通百姓,中到散修武者,上到各個武道勢力,心裡幾乎就不會有什麼牴觸心理了。

天下已經大亂,十三州哪裡不是比拳頭比手腕的?

大晉強,所以它不光佔著北地三州,還同時三線開戰,準備侵吞天下;同盟也強,五大聖地外加一個武威王,現在還要算上神都大禹,聯合起來反晉,河東五州再加冀州,誰敢不從;新月神教控制著並、雍兩州,不也是靠的實力麼?

誰的拳頭大,那就聽誰的。

普通人,沒有多少選擇的權利。

有點實力,手上有資訊渠道的人,雖然知道大晉不會坐視忘川和臨江兩道,繼續被侯氏三家掌控,可心裡也明白,大晉目前的精力,全都集中在神都那邊,神都不解決,下面這兩道他不會真花大力氣,所以即便心裡對這個從河西來的侯五爺不服氣,但面上,還是極力尊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