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兩方雄風,河西俯首(第2/3頁)
章節報錯
侯氏的四百五十萬大軍,全都在興南府城,道城那邊肯定是沒有什麼問題的,這極有可能是侯氏為了能順利和親,有意為之的。
這個邀請,荊天羽沒有理由拒絕。
侯玉成見他快人快語,點了點頭,帶著侯玉靈還有一眾侯氏高手,給荊天羽一行人帶起了路,朝著河西道城的方向飛了過去。
………………
新禹歷1332年十一月十四
下邳郡北,朝霞渡
接連二十多天的大旱,原本鶯飛草長的渡口,早已是幹禿禿的一片,渡口外肉眼可見的數十里範圍內,看不到一滴江水,數十米深的水底,也早就已經顯露出來了。
天地一片死寂,別說動物,就是風都沒有,甚至像是連空氣都不流動了,誰能想到,這裡,往日居然是一座能停靠天樞級戰船的渡口。
“我們已經勘測過了,古江已經幹了兩百八十里,哪怕最深處上百米也都被蒸乾了,整個古江中游的水位,暴降了有二十多米,大晉這手段,簡直神鬼莫測啊!”
“不奇怪,妖魔本就是天災源頭,控制天象輕而易舉,往日裡不敢造出這些大禍,不過是忌憚各大聖地那些斬妖除魔的人,如今聖地在背後撐腰,他們自是肆無忌憚。”
“這種手段,對武者來說威脅其實並不大,即便是最低階的開身境武者,只要稍有手段,或逃或躲都沒問題,主要還是普通老百姓,天災主要毀壞的,就是他們的生存環境。”
………………
侯玉霄帶著約莫上百侯氏高手站在渡口邊上,他沒有參與到身後眾人的議論之中,只是一心盯著已經乾涸的江面,等待著即將到來的大晉軍隊。
倏然,南邊飛來了一人,直接穿過人群,走到侯玉霄面前躬身一拜道:
“稟報家主,河東同盟的七百萬大軍,已於昨日駐進昭陽府城,二爺已經帶著荊天羽的和親人馬,抵達了河西道城。”
侯玉傑、侯玉端,還有侯氏一眾人,聽到這條訊息,頓時身體一震,全都不約而同的將目光,投向了侯玉霄。
“果真不出大哥所料,河東同盟大軍,不肯到建業府與咱們合軍,駐在昭陽府城,這是打算,繼續觀察咱們動向?”侯玉傑率先開口詢問了一句。
侯玉霄還沒開口,老五先搖了搖頭,輕聲道:“咱們畢竟沒去揚州會盟,同盟不會輕易相信我們,只要我河西沒跟大晉交上手,我們的立場始終就是不確定的,如此情況下,他們冒然合軍,若是埋伏,那就得不償失,河東同盟可不傻!”
說到這,他頓了一下,看了一眼侯玉霄,繼續道:
“昭陽府城離道城不遠,離興南府城也只有四百多里,不遠也不近,保持這個距離,的確最好觀察,若是咱們真的與大晉交上手,他們可以隨時增援,如若反過來,他們也好隨時部署抵禦,不至於太快陷入被動,這河東同盟,還真夠謹慎的…………”
聽到侯玉端的解釋,一眾人這才明白了同盟大軍的用意。
“他們要對付的可是大晉,不謹慎也不行,我把河西的四百五十萬大軍留在建業府,他們只要有一丁點的懷疑,就不會冒然與咱們合軍,甚至是靠近建業府,他們都不敢!”
侯玉霄眼中閃過一縷幽芒,語氣很是肯定。
當然不敢,大晉南下號稱千萬大軍,即便不準確,估計也差不了太多,河東同盟的七百萬聖地精銳雖強,可在兵力這一項上,已經是佔了劣勢的,如此情況下,他們肯定是想爭取河西的五百萬大軍。
但問題是河西的立場,他們又不敢確認,四百五十萬大軍好巧不巧就留在河西道正中間的建業府,更顯得有些曖昧不清,他們又不敢把河西往大晉那邊推,又怕河西已經跟大晉聯合在一起了,這樣他們對建業府,就會選擇極度謹慎的態度,不敢交惡,也不敢交手,生怕把河西往大晉那邊推。
可合軍,又怕是河西的計,估計只有在河西跟大晉正式交過手,納了投名狀之後,他們才敢真正合軍。
沒辦法,這可由不得他們不謹慎。
畢竟一敗,那戰火,立刻就會燒到河東五州那邊去。
侯玉傑雖然聽明白了,可看著乾涸的江面,心中還是有些困惑,實在沒忍住,開口詢問道:“大哥,我不明白,你讓老五找通天河伯,說咱們反晉,現在看同盟大軍的反應,那根本就沒什麼作用。
現在,咱們又在這迎接大晉南下的大軍,這一旦被河東同盟知道了,不是更說不清楚了麼?
難不成,你是想迷惑大晉?
可是迷惑大晉,這樣也不行啊!
你把四百五十萬大軍全部留在興南府,大晉也不傻,他們的想法,估計跟河東同盟也差不多,咱們只要不動手,主動表明立場,他們也不會跟咱們合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