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兩頭紓難,心思難測(第2/3頁)
章節報錯
倏然,一個人意識到了什麼,面帶喜色的詢問曹克元,其餘人立刻反應過來,玄庭司跟千城司互不隸屬,沒有特別情況兩個機構根本就不聯絡,曹克元不會平白無故跟玄庭司聯絡才對,他怎麼能從玄庭司得到訊息的?
曹克元微微搖頭道:“大旱第三天,其餘五縣傳來受災的訊息時,我就已經上報了,下邳郡的郡志我早就翻閱過了,往前數一千多年,這樣莫名其妙的旱災根本沒有發生過,憑咱們的手段,怕是解決不了,只有讓道城那邊派高手過來。”
“大人英明!”
眾人聽到曹克元的話,頓時面露喜色,他們也是下邳郡的官員,這種事情處理不得當,那是要受道城責罰的,及時上報起碼還能擋一點責難,所以曹克元也算是幫了他們。
曹克元看著眾人,不經意的微微搖頭。
人與人到底還是不同的,說起來眼前這十多個人,修為與他相當,都是宗師境,可要比眼力和遠見,這些人,差他可不止是一兩個檔次。
河西攏共四府,兩府大旱兩府洪澇,如此不同尋常的情況加上眼下河西的處境,曹克元看到的東西太多了,準確的說從侯氏一統河西道開始,他就已經看出很多苗頭了。
下邳郡跟大晉隔著一條古江,龍驤郡跟河東隔著一條通天河,光從這兩個地方所處的獨特位置上,只要訊息靈通腦子活泛一些,就能看出這次的旱災和洪澇,都是怎麼回事了。
這顯然,是河東各大聖地跟北方大晉聖朝,對河西的一次施壓威逼,其中或許還隱藏著一些其他的目的,只有道城那邊侯氏高層知道,但施壓威逼這一點,幾乎可以確定。
大晉要南下,河東各大聖地不讓,河西眼下夾在中間,作出的選擇至關重要,兩邊不惜弄出這兩場大災,眼下,就看道城那邊,家主侯玉霄的選擇了。
“稟城主,高昌龍將軍已經抵達郡城外!”
外面一道聲音傳來,驚醒了正在沉思的曹克元,還有那十多個郡城的官員,眾人全都神色一震,趕忙走了出去。
“諸位趕緊與我一道,開城門迎接高將軍!”
眾人紛紛點頭,全都跟在曹克元的身後,前去迎接。
實際上,他們能在下邳郡擔任一方主官,基本都出身千城司,在侯氏的地位也不算太低,畢竟整個河西道,也就二十多個郡,不過相比道城出身,而且在侯氏長期擔任統兵將領還是赤焰軍統率的高昌龍,就有點不夠看了。
侯氏如今統兵的是二爺侯玉成,誰不知道,除他之外就是這高氏三兄弟了,整個河西的精銳赤焰軍,最重要的統率除了二爺之外,就是他們,而且高昌龍三兄弟,如今可都是陰陽境的修為,即便不看地位,光看修為,他們對高昌龍也應該要畢恭畢敬。
曹克元率領一眾人走到城門口時,看到城門外烏泱泱看不清數目的赤焰軍,神色頓時一震,包括他身後的一眾人,也全都表情一愣。
倒不是害怕,他們身為侯氏千城司的人,見赤焰軍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主要是下邳郡,還沒來過這麼多赤焰軍,即便是剛打下建業府,來接收下邳郡的時候,最多也就來了三五萬的赤焰軍,這眼前看著,起碼得有數十萬吧……
怎麼會,一次性來這麼多?
“誰是下邳郡城的城主,曹克元?”
城門此刻已經是開著的,但外面的赤焰軍並未入城,只有約莫百人的一隻小隊人進了城,為首的一人身材魁梧氣息沉穩,身後跟著的近百人,修為全都在四境大宗師以上,其中甚至還不乏一些元丹境大高手,為首的一人看到曹克元一行人,立刻眉頭一凝,朗聲一喝。
看到這群人,曹克元就已經知道為首那人的身份了,連忙一路小跑上前,躬身一拜道:“下邳郡,城主曹克元,拜見高將軍!”
高昌龍看著曹克元,先是名了點頭,爾後又環顧了下邳郡的城門四周,看到空無一人,只有執勤的守城士卒,微微點了點頭,從懷中取出了一本典籍,一邊交到曹克元的手上一邊開口道:
“聽聞你用郡城的糧食賑濟下邳五縣的災民,家主深感欣慰,河西百姓本為一體,互幫互助才能共濟患難,為官一方就要造福一方,家主有言,我河西各城主官,皆應以你為表率,這是族中給你的賞賜,另外,大軍已經將此次賑災的糧食全都帶來了,我們就放在城外,待大軍離開後,你再組織人出來搬運!”
曹克元先是看了一眼手中的典籍,看到典籍的封面上寫著千針天劍訣四個字,臉上頓時露出了狂喜之色。
不只是曹克元,他身後跟著的一眾下邳郡主官,看到千針天劍訣四個字,童孔中也冒出了駭然之色,繼而抬頭望著曹克元,臉上也露出了無比豔羨的神色。
千針天劍訣,天級武學,脫胎自四爺侯玉傑的落雨劍法,這可是四爺侯玉傑當初的成名劍法,放在侯氏的藏經閣那也是妥妥的頂尖武學,居然,直接賞給了曹克元…………
其他人的想法暫且不管,曹克元此刻心中,滿是慶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