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音寺兩百多萬大軍陳列在夜雲郡,擺明了死守,河西也不可能再將自己的兵馬,像此前一樣分散各處了,不過侯玉霄早在打下彭康時,就已經做好了部署,本來就是打算合軍一道的,所以也不算受到影響,大軍還是按他的部署在動。

除高昌龍率部去攻打金陽、平川兩縣以外,此前散落在各處的,分別有九池以西的侯非部、彭康以西的高成高虎部、兩郡以西的侯英、侯寸、蘇離、聶心流部,再就是九池郡侯玉成部,加起來一共有五部。

五部兵馬,戰前共計是兩百三十萬大軍,目前交戰的只有侯玉成跟高昌龍兩個部分,所以有人員損失的也就是他們,其他三部都還並未正式跟敵軍交戰,頂多也就是此前封鎖官道時,抓捕一些雷音寺的門人弟子,過程幾乎沒有損傷。

雷音寺大軍在夜雲集結,河西的大軍,自然就在離夜雲郡最近的九池郡開始集結,短短兩天時間,到七月十二,除了高昌龍部那二十多萬,其他三部兵馬,都已經全都匯聚過來了。

新禹歷1332年七月十五。

攻打金陽、平川兩縣的高昌龍部也到了。

「末將幸不辱命,金陽、平川兩縣,已拿下!」

高昌龍進城之後,第一時間就帶著高昌虎和高昌豹一起飛上城頭,面見侯玉霄。

下方源源不斷進城的大軍,分前後三部分,前後兩部分是侯氏的赤焰軍,中間的那群人,則服飾各異,手無寸鐵,精氣神也明顯有些萎靡。

侯玉霄扶起高氏三人,掃視一眼赤焰軍,大致測算出人數有二十四萬多,頓時心神微動道:

「怎麼,金陽平川兩縣,自己投降了?」

「家主,果真料事如神,屬下佩服!」

侯玉霄輕笑著搖頭,高昌龍部一共三十萬赤焰軍,攻打彭康郡時損失了有五萬多人,打了平川金陽兩縣,回來人數竟沒有變化,他只稍稍一猜就知道了。

「金陽縣有一部分黃禪守軍抵抗了一陣,不過在我赤焰軍攻勢下不堪一擊,平川縣大抵是提前收到了彭康失守的訊息,大軍剛從金陽出發,平川縣黃禪軍統領於辛就帶人來投降了,所以拿下兩縣,我赤焰軍幾乎沒什麼損失。」

「兩縣一共有多少降卒?」

「共有八萬多人,其中有六萬黃禪軍,兩萬多雷音寺的門人弟子,為了押送這些人,我們在路上耽擱了不少時間,所以才晚到了幾天。」

這五天來,九池郡的降卒每天都加了不少,到目前已經有二十一萬了,加上這八萬多人,一共就有將近三十萬降卒。

侯玉霄回過頭看著侯玉成,問道:「目前的新軍統率是誰?」

「原雷音寺的一個俗家弟子,叫鄭平,天級大宗師修為,他最早是在九池郡主動投誠的,此人頗識時務,再加上新軍中屬他修為最高,我便讓他當這個新軍統率了。」

….

聽到「頗識時務」四個字,侯玉霄立刻就明白是什麼意思了,不過心裡也並不意外,主動投誠再加上最早,這人是什麼成分就很清楚了,關鍵還是個天級大宗師,修為這麼高的被俘虜,不出意外就是太怕死了,但凡稍微有勇氣一點,其實都可以在大戰過程中逃走。

「其餘人跟我回去,玉成去讓他來見我。」

「我這就去!」

侯玉霄帶著一眾人回到郡丞府,只等了一會兒侯玉成就帶著一個面相忠厚老實的中年人過來。

鄭平一走進主廳,看到滿堂坐著的人,各個氣息都比自己強大,身子頓時就佝僂了許多,爾後不經意間的抬頭看到坐在最上方的侯玉霄,立刻往前小跑了兩步,直接跪倒在地,語氣恭敬道:

「新軍統領鄭平,拜見家主!」

這可不是頗識時務,簡直是求生欲滿滿啊……

侯玉霄眼底劃過一絲古怪,輕輕託手,用靈力將跪在地上的鄭平扶起,語氣和緩道:「鄭統領不必多禮,快快請起。」

「降將不敢逾矩,但有吩咐盡請直言,鄭平帶罪之身,得二爺看重,被提拔為新軍統領,對河西忠心耿耿,願為家主,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好,鄭統領快人快語,那本座也不囉嗦了,我河西馬上就要攻打夜雲郡,此戰煩請鄭統領率新軍,為我河西打頭陣,若能一舉攻破夜雲,新軍論功行賞,待遇一應與河西士卒等同,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