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天助我也(第1/3頁)
章節報錯
新禹歷1331年八月十二
九十里對侯玉霄來說很近,不到一柱香的功夫他就能到,可對百萬大軍來說,就很遠了。
南疆一百七十萬聯軍都駐紮在青苗城,侯玉霄就是再自信,也不敢讓三隻大軍分批次抵達,所以就必須要遷就速度最慢的。
赤焰軍配備的上品戰馬,一個時辰能行軍三百里,而昭陽軍和紅苗軍配備的是良品戰馬,一個時辰最多也就一百六十里,還有三十萬紅苗軍是沒有配戰馬的,一個時辰只能走二十里不到。
這還是,大軍在不超過五十萬的情況下。
大軍過百萬,那就又是一個量級。
“百萬大軍哪怕不動,都能排成數十里開外,沿途還要提防埋伏,行軍次序要經常變動,再加軍中突發情況,若是純用腳力,百萬大軍一個時辰最多隻能走十里左右;若是配上良品戰馬那一個時辰能走二十里;配上品戰馬最快,一個時辰能行軍三十里。”
飛鵬山口,侯玉霄看著身後一眼看不到頭的行軍隊伍,聽到侯玉成的解釋,點了點頭道:“這麼說,咱們遷就紅苗軍,到青苗城,起碼要九個時辰,沒錯吧?”
“遠遠不止,大哥,你往前看看!”
侯玉霄順著侯玉成指著的方向看去,頓時眉頭一皺,立刻就明白侯玉成說遠遠不止的原因了。
飛鵬山雖綿延數十里,但地勢的確不高,此刻騰在半空中看過去,最高頂多三百米,最低處可能還不到百米,侯玉霄之所以皺眉頭,是因為整片山的地面高低不平,地勢時而隆起,時而又低凹,其間間隔最少的甚至還不到十米。
這樣的地形,正常人走路都會大受影響,更別說烏泱泱百萬大軍了,至於戰馬行走,那就更加困難了,士卒想騎在馬背上,估計都難,恐怕還要下馬,專門牽著馬走。
“我預估過,不追求速度,大軍起碼要整整一天時間才能走出這片山,也就是十二個時辰,再到青苗城,需要兩個時辰,起碼要到明天午時,我們才能抵達,這還是………中途不受任何影響的情況下。”
說到中途不受影響,侯玉成稍稍停頓了一下,童孔中微微閃過一道寒光。
“因為在飛鵬山這種地形行軍,不牽馬的反而速度要更快,所以我改了一下行軍秩序,讓紅苗那三十萬大軍走在最前面,中間四十萬昭陽軍,和另二十萬紅苗軍,他們都有戰馬,最後排就讓赤焰軍帶著,若有什麼異常,也好及時反應。”
侯玉霄點了點頭,道:“那就開始進山吧!”
“好,大軍進山!”
侯玉成一聲令下,一百二十萬大軍開始正式進入飛鵬山路段,大軍人數雖多,但秩序井然,最前排的三十萬紅苗軍不必下馬,速度最快,後面有戰馬的昭陽軍、紅苗軍、赤焰軍則在開始進山之前,都從馬背上下來,選擇牽著馬步行進山。
行軍不比對戰,有中下層軍官指揮,侯玉成和高氏三兄弟不用跟著大軍,再說以他們如今的元丹境修為,脫離大軍隨時觀測前方,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所以四人一直都跟侯玉霄一起,懸在半空中看著大軍進山。
“飛鵬山全段雖然只有七十里,但中間有兩個大彎要繞,折算一下路程翻了將近一倍,所以咱們才要花上一天時間才能走出,現在午時剛過,明日午時應該就能走出去了。”
烈日當空,侯玉成看到大軍進山結束,微微鬆了口氣,爾後瞭望著飛鵬山,指著中間的兩個大弧度,繼續道:“從天上看,這兩個大彎搭在一起,配上主體,確實像一隻展翅的大鵬。”
侯玉霄看了一眼,點了點頭,神色一凝,轉頭看著侯玉成,低聲詢問道:“大軍可能遭伏擊的地點,你都已經做好安排了吧?”
“放心,大哥,我都已經安排好了。”
侯玉成臉上自信滿滿的回答,可隨即想到了什麼,面露一絲疑惑,輕問道:“大哥,南疆聯軍不會有這麼蠢吧,真敢主動出擊?”
從侯玉霄故意選擇走飛鵬山這條線路時,侯玉成就看出他的目的,是故意引南疆聯軍埋伏,可實際上,到現在,他心裡還是有點犯滴咕,南疆聯軍會不會,真的主動出擊。
目下兩邊兵力對比,河西一百二十萬,南疆一百七十萬,看似南疆多出五十萬兵力,但別忘了河西這邊有三十萬可擋聖地精銳的赤焰軍,所以兩邊的實力對比,絕不能靠兵力來推算。
哪怕不考慮實力對比,於南疆而言,他們此戰的目的是不讓河西入主南疆,算是守方,只要能抗住河西大軍,儲存有生力量,那河西入主南疆的目的就達不成。
既然是防守,那肯定是據城而守有優勢,同時勝算也最大,主動出擊,不是腦子進水了麼?
先不說主動出擊能不能勝,主動出擊這個行為本身,就很愚蠢,沒有任何外物影響,你明明只需守城即可,非要出來跟人交戰。
眼下兩方兵力相加近三百萬,想一戰取勝不可能,那也就意味著即便主動出擊,南疆勝,也起不到關鍵性的作用,反而還會導致守城的兵力減少,這對河西大軍來說,可是天大的好事。
所以主動出擊,就是資敵的行為!
侯玉霄自然是明白侯玉成在想什麼,他低頭輕笑了兩聲,道:“我故意讓大軍走飛鵬山,你說南疆那邊知道了,會是什麼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