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銅陵之亂,第一次看到羅剎聖教有建制的府軍作戰之後,侯玉霄心裡就明白,武者軍隊才是一家勢力真正的核心力量,再經河東這兩年,他更是清楚的看到,個人武力再強,碰上武者組成的千軍萬馬,照樣還是沒用。

說到底,這就是江湖和廟堂的區別!

江湖是由廟堂在管著的,對天下十三州的所有生靈來說,十大聖地就是廟堂,而那如過江之卿般的各個小勢力,組成的就是江湖。

時至今日,侯玉霄也早已明白,十大聖地為何要弄出五等勢力制,武者是一群掌握了超凡手段的人,如果不加以限制,任由武者胡作非為,那這個天下早就亂起來了,平民百姓恐怕連一天安生日子,都過不了。

所謂入流勢力,指的並非是該勢力有多麼強大的實力,或者說最重要的不是這個,而是要看這個勢力具備了組織多少武者的能力,這也是為什麼勢力等級的晉升標準中,武者門人的數量,是至關重要的一項。

十大聖地頒佈的五等勢力制,往好了說,就是為天下著想,往壞了說,就是他們統御天下的手段,如若不將這些武者分化成一個個勢力,那即便是強如聖地,想要統治由一州龐大的人口基數誕生出來的海量武者,恐怕都很困難。

透過五等勢力制,不但能讓治下武者勢力形成等級森嚴的獨立系統,同時還能光明正大透過這個制度對所有勢力進行層層盤剝,以下游供養上游的方式,讓下面的勢力無法壯大,維持自身至高無上的地位。

天下,說到底還是這些聖地的!

正因為看透了這一點,所以侯玉霄不願在家族勢力等級上花費工夫了。

以當前侯氏的實力,不說要晉升二流,就是晉升一流,恐怕難度也不算太大了。

侯氏要一直混跡江湖麼?當然不可能,侯氏為什麼要學著羅剎聖教組建昭陽軍,又為什麼要弄出赤炎怒濤聖軍典,組建赤焰軍。

侯玉霄做的這一切,可以說都是為了侯氏有朝一日,不再只是一家江湖勢力,而是和這些聖地站到同一個位置上,成為天下真正的統治階層。

五兄妹都不傻,侯玉端更是人精,他能看出來的東西,四人肯定都能看出來,所以家族這兩年許多變動與措施,都明顯在往這上面走,但五人都很有默契的沒有提出任何實質性的目標,原因當然是擔心引人注目,給家族帶來麻煩。

可眼下這一句主公,算是一下子將侯氏的野心擺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侯玉霄此刻也終於明白,剛剛為什麼鐵門開啟之前,侯玉端會讓他睜開眼睛看清楚了。

五萬五千多個修為最低都是開身五重,且訓練有素的武者,這麼齊刷刷的跪倒在他面前,同時行禮,偌大的聲浪近乎震散了空中的白雲,這恐怖的氣勢,只怕連元丹大圓滿武者來,都不敢正面抵抗。

這般聲勢,再加上那句「主公」,侯玉霄儘管腦海中有驚懼有駭然,可想到眼前這隻雄軍屬侯氏所有,他的內心,依舊還是心潮澎湃了起來。

河東之戰規模當然遠勝這五萬多大軍,可那畢竟是四家聖地加一個準聖地雷音寺,放眼天下也是頂尖的,侯氏目前,起碼看到他們的背影了。

更關鍵的是,讓家族達到眼前這般規模,他只用了三年多的時間,只要接下來步步為營,再給他十年二十年,屆時又該是一番怎樣的光景。

侯氏,真有逐鹿天下的那一日,也未可知!

五千赤焰軍,足以抵擋元丹三境大圓滿的武道高手,五萬昭陽軍,更是橫掃宗師無敵手,這兩隻大軍,意味著侯氏已經具備了一流實力,只要等到河西府真正成立的那一天,侯氏成為一流勢力,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百葉大營距銅陵郡只有三

十多里,哪怕五萬昭陽軍從這裡出發到郡城,也只需三個時辰,若是那五千配備戰馬的赤焰軍,更是隻要半個時辰不到就能趕到,只要不是大能和聖地親自出手,目前侯氏,算是沒有任何威脅。

至此,侯玉霄也算是徹底放下心了,他沒有在百葉大營繼續逗留,面見了軍中一陣統領後就帶著侯玉靈、侯玉傑、侯玉端三人一道返回銅陵。

侯玉成自是不會離開的,他熱衷此道,見了大軍整個人就跟打了雞血一樣興奮,再加上他本就是昭陽軍指揮使,這五萬多昭陽軍和那五千赤焰軍,本就是由他率領,他自然要留在百葉大營。

…………

新禹歷1324年十月十七

候府主廳靜室,侯玉霄閉目盤坐,丹田元氣在體內不斷湧動,如潮水般一張一弛,順著奇經八脈向下腹部流去,隨著距離下腹部越來越近,他的眉心與眼角不斷沁出密汗,臉色也漸漸變得凝重無比。

顯法、通神、元氣、地闕、天關,是謂宗師五境,顯法境是武者突破宗師的第一境,主要罡氣到真氣的蛻變;通神期則是開闢識海神臺,凝鍊武道之靈的階段;元氣境顧名思義,是指丹田真氣完全凝鍊成高一級的元氣;

而後面的地闕和天關兩境,是指武者體內的兩個神穴,衝破下腹部的地闕神穴,就能讓氣息在體內形成小周天,由原先的元氣蛻變成真元,實力可以說一下子翻了數倍都不止,故此世人稱這個境界的武者為大宗師。

如能衝破眉心天關神穴,與地闕神穴聯通,氣息就能在體內形成大周天,丹田真元至此生生不息,哪怕持續對戰幾天幾夜也毫不疲憊,這個境界的武者,世人將其稱為天級大宗師,等閒武者想要利用車輪戰或是拖延對付一名大宗師,就幾乎不可能,要是天級大宗師,那更加是痴人說夢了。

宗師五境,並沒有一境一重天的說法,但後面兩境與前面三境的區別,還是比較大的,首先是從真氣到元氣,再到真元的轉化,其次是體內兩大神穴的開闢,對實力的提升有著極強的功效。

這一點,從侯玉霄前面見過的那些高手身份,就能得出結論了,到現在為止,他碰上的宗師也不少了,除了那些聖地傳人之外,當屬丁典、丁不害、陸冠清、陳玉河、柳扶風以及其他一些二流或是一流勢力的人了,縱觀這些宗師中,能在各自勢力中身居高位的,幾乎都是四境大宗師之境,而四境之下的宗師,地位顯然都是無足輕重的。

江湖早有大宗師之境,才是真正的宗師這一說法,雖說不甚貼切,但也側面表明了大宗師之境,與前面三境,的確是存在巨大區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