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端發信裝置?”

一旁沒來得及離開的護衛隊員看到其中的某樣物品,抬手將其取出來,輕聲自語。

“什麼?”

“這個裝置看上去像是用來定位和傳遞簡單資訊的裝置,不過是很早之前的款式,那時候空港還在,我父親給我看過......怎麼會出現在這裡呢?”

觀測站外的環軌按理說不可能有這種裝置,巡天號當初因為暗災而撤離前更不可能特地來做這種佈置。

“你看這裡,有一個印記,不是咱們巡天號的,這是其他行空龍舟的標誌!”

無意間瞥見膠囊底座上鐫刻的閃電圖示,老胡像是想到了什麼,開口補充道,

“驚雷號,這個標誌我認識,就是驚雷號的圖示!”

突如其來的特殊發現很快就傳到了正在觀測站內部的閻荊幾人耳中,金屬膠囊內的機械裝置也是在第一時間被送了過來。

“一個發信裝置,一個定位裝置還有一個混沌能量的檢測裝置......看型號都是很早之前的,這個印記確實是驚雷號的船徽,看樣子在我們被迫放棄觀測站後,驚雷號曾經來過這裡。”

沉瓊看著桌上整齊排好的幾件裝置,很快就弄清楚了它們的作用。

“在環軌位置留下這個膠囊,或許是想透過這種方式來聯絡我們,幫我們度過難關或是一起奪回觀測站,只可惜後來被混沌能量覆蓋,我們也無力發現它的存在。”

隨手拿起發信裝置,趙鶴年不由得嘆了口氣,

“也不知道驚雷號現在的情況怎麼樣,自從空港和燈塔接連陷落,我們之間就斷了聯絡......沒成想能以這種方式再見。”

《仙木奇緣》

“應該會比我們好一些,畢竟驚雷號是為數不多經過大規模武裝改造的行空龍舟,至少在應對混沌魔物這方面,肯定比我們要輕鬆些。”

由於行空龍舟的規模格外龐大,耗費的人手,資源更是海量,不可能在同一片區域建造,相對應的建造方全然不同,設計風格自然有所差別。

譬如巡天號更注重船艙內的各類設施,這才能在幾十年後的今天依舊能在船艙內飼養動物和培育植物,反觀驚雷號則是出了名更側重於戰鬥力。

這其實也是刻意的安排。

原因很簡單,最初那段時間人類仍能夠對抗混沌的入侵,再加上建立了空港,行空龍舟有能夠進行交流和停泊休整的區域。

因此在當時的掌權者們心中,與其都變得極為平庸,不如各展所長。

行空龍舟完全可以透過互補的方式來將自身的優勢發揮到極限。

至於後續變成這般模樣,也只能說天有不測風雲。

“這些裝置的儲存還算完好,這個發信器也能用,要不拿去試試?”

大略檢查了一遍手頭的這幾件裝置,沉瓊開口問道。

“還能用?”

“應該是可以的,不過這種發信器的型號太老,成功率不高......死馬當活馬醫唄。”

收回觀測站之後還有燈塔,那是能否留下閻荊以及巡天號下一階段的關鍵,能多一份助力都是好的。

“長官,各處裝置狀態良好,執行正常,觀星臺準備就緒。”

三人討論的間隙,後方傳來船民的彙報。

“很好,觀星者立刻就位,今晚必須得繪製出足夠清晰的星圖!”

付書道轉身頗為讚賞的點了點頭,旋即環顧左右,詢問道,

“尊者去哪兒了?”

“好像在觀測站的穹頂上方,說是要趁著還沒離開,見識神州世界的星空。”

一旁的沉瓊給出答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