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閻荊的腦海中就勉強拼湊出此次事件的來龍去脈。

朝廷或者說皇帝受邪魔蠱惑,進行了一場規模極為龐大的活人祭祀,最終制造出三件冥器。

此事令正道人士們的無比憤慨,組成了龐大的正道聯盟,接連組織多場大戰。

哪怕面對朝廷這個龐然大物是輸多勝少,可這次上清道還是成功抓住了機會,將一件冥器拿到手,準備將其銷燬。

聽著他們的討論。

閻荊的注意力大部分時候還是集中在前邊的那支隊伍,畢竟自己還有兩個任務沒能完成。

他注意到先前返回來戰鬥的六個人以扇形環繞著中央的三人,而位於核心位置的那位鬚髮皆白的老人似乎行動艱難,需要身旁的兩人攙扶。

即便如此,那個長條狀的棕紅色木匣依舊在這老人身後揹著,其他人也全然沒有幫他分擔的意思,反而有意無意的在遠離這個木匣。

這番表現顯然跟道德素質沒有任何關係。

只有一種可能,那個木匣中的就是此次事件背景中被提及,以數萬生靈為祭品製成的冥器。

除開那位明顯是上清道重要人物的老人外,沒有任何人能夠揹負它!

可就算是他,如今似乎也成了強弩之末。

剛沿著山道走了小半個時辰,閻荊就注意到前方的隊伍出現騷動。

嗚哇~

一聲嬰兒的啼哭聲忽地在耳畔響起。

哪怕只是短暫的出現,閻荊都感到頭腦一陣暈眩,不只是他一人出現異狀,身旁的其餘幾名俠客也是靠著互相間的攙扶才勉強堅持下來。

荒山野嶺,哪兒來的嬰兒?

正當閻荊扶著山壁勉強穩住身形之時,目光也是投向了不遠處的上清道眾。

果不其然,先前還在前行的道士們此時已經停步,圍繞著中間的那位老人......確切的說是他身上揹著的木匣施法,看上去像是在加固封印。

閻荊這邊也沒人上前問,只是跟著停步守衛周邊。

沒成想才過了會兒,先前帶隊返回戰場的那位中年道士突然轉身直奔這邊。

“在下上清道,周臨,有一事相求,家師年歲已高,揹負冥器令他難以前行,眼下封印破裂,我們需要一位氣血旺盛的武人協助我們轉移冥器,前往附近的一處山神廟加固封印!”

很顯然,上清道並不能完全封印冥器,否則也不會大費周章的將它帶到這兒銷燬,如今封印在半道上出現問題,他們只能想辦法補救。

周臨說完話,左右望了圈,目光很快鎖定閻荊。

山林內的戰鬥他看在眼裡,再加上鄭雪蓉的描述,知道這個年輕人實力強悍,能正面對抗魘騎頭目而不落下風,應當能堅持住。

注意到對方的目光,閻荊當即走到隊伍前邊點頭示意,

“我可以幫忙。”

想要獲得更高的結算評價,那就得更多的參與到事件任務中去,甚至是讓自己成為決定性的因素。

這是閻荊透過鬼面魚事件摸索出來的規律。

以逃避的方式逃過鬼面魚的獵殺與跳入海中幹掉鬼面魚。

兩種截然不同的行為帶來的結算評價不用說也知道是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