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中平六年四月十五日,就在三日前天下發生了一件大事,東漢第十二位皇帝劉宏在洛陽南宮嘉德殿駕崩,諡號孝靈皇帝,繼承大統的是年僅13週歲的皇子劉辨,歷經一百八十四年的大漢王朝也逐漸走向末路。

中原已是草長鶯飛,鳥語花香,遼東依舊是苦寒天氣,北風吹過,遼東郡治所襄平縣的路人不禁裹了裹身上的粗布棉衣,再往裡來,襄平郡衙的內堂確是溫暖和暢,暖爐林立。

堂中寶座上坐有一人,只見此人稜角分明,橫眉怒目,舉止間威勢逼人,此人正是遼東郡守公孫度,堂下左右安坐兩人,一人名為柳毅,一人名為陽儀,皆是虎背熊腰的壯漢,此二人正是公孫度的部下親信。

公孫度先開口道:“如今漢室傾頹,朝堂之上內憂外患,十常侍與何氏家族爭權奪利,已再無心力顧及邊疆大事。”

柳毅、陽儀二人聞言心中一震,隱約感覺到公孫度接下來要講的定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但不敢揣摩其意。

公孫度接著道:“兩位都是我信得過的心腹干將,我今天讓兩位過來便是為了商議在遼東稱王的事情。”

此言一出,二人雖已料到八九,但仍是駭然。

公孫度眯著眼又說道:“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兩人望著高坐寶座的公孫度,只見其不怒自威,氣勢逼人,哪裡還有其他的選擇,皆道:“唯大人馬首是瞻!”

“好!即是如此,我如今最擔心的就是童若這人,此人在郡中威望甚高,兵強馬壯,他若是不從大事難成!”

柳毅道:“他有遼東豪族支援,實在難以對付!”

“哼!遼東豪族!”公孫度厲然道:“遼東豪族向來忤逆但顧與童若互相倚靠,不然我定將他們全部殺了!”

陽儀道:“我有一法,可解大人之難?”

“說來聽聽”

“近日來,烏桓蠢蠢欲動,我們可借發兵征剿烏桓之由,向童若徵用兵馬,待其丟了兵權,大人可先誅遼東豪族,再殺童若,如此遼東唾手可得!”

“此計大妙!”

陽儀又道:“事關重大,我願親自前去徵兵,為大人分憂!”

公元189年四月十七日,童若正在衙門中批改公文,但始終心神不寧,只因為他已向李梓潔寄去了三封書信,始終沒有得到回應,前去送信的使者只言已親手將信送到了李梓潔手中。

相思之苦直令的童若鬱結難平,不禁想到:“難道是師伯不想我與她來往又或者是師妹對我本就沒什麼情誼,一直是我自作多情?”

就在這時,衙門僕役來報:“大人,遼東郡郡尉陽儀求見大人。”

童若心中疑惑,但知道此人定是來者不善,還沒說話,只聽到一個高昂的聲音已經在門外響起,“不用麻煩了!我自己進來了!”接著便走進來一個彪形大漢。

童若忙起身相迎:“未曾遠迎,失禮了,大人請坐。”右手抬起引著陽儀入座。

陽儀道:“不用客氣了,我說完便走!”

“不知大人來此何事?”

“今日烏桓在邊境蠢蠢欲動,公孫大人想要出兵討伐,聽說你手下兵士甚多,今天我來這裡正是為了徵用你縣的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