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若答道:“他便是讓先生身陷囹圄之中的罪魁禍首,名叫謝文彥。”

王烈笑道:“看你如此斯文面善,竟想不到會使出此等兇狠的反間計!果然長江後浪推前浪。”

“先生過獎了,你的你的退兵之策我也歎服。”

兩人互看一眼,哈哈一笑,大有惺惺相惜之意。

童若道:“這裡實在腌臢,我們不如回去再談吧。”

劉政、國淵道:“正是”

正欲出門,又有一人道:“慢著!”

眾人回眸,確是謝文彥。

謝文彥說道:“如今王先生即已經願輔佐童大人,不知國先生確是意下如何?”

國淵臉上登時面露難色,皺眉道:“啊這……”

王烈在一旁打訕道:“子尼你剛才還言之鑿鑿,勸我歸服童大人,如今到你,這還需要猶豫麼?”

國淵聽言,雙眉一軒,笑道:“不用猶豫,不用猶豫,哈哈!”

童若心中驚喜,道:“今日便為二位接風洗塵!”

王烈道:“我還有一事想問大人,不知道大人如今佔了遼東郡之後又作何打算?”

童若被這猛地一問,到不知該如何作答,便反問道:“依先生看,應該怎樣?”

王烈緩緩說道:“大人如今雖握有實權,但卻無名,如今劉虞領幽州牧,他為人和善不喜戰事,此地按理來說歸他管轄,若能得他上書託情,大人定能坐擁遼東郡之實。”

童若心道:“公孫度雄踞遼東五十餘年,即使後來稱王仍屹立不倒就因為天下大亂,遼東地處偏遠中原各諸侯不便討伐,也不屑擁有。

我如今便是自立想來也未有不可,不過沒有名分終究是屬於反叛,到時萬一來大軍討伐那豈不是不妙。”

想到這,便說道“只是這州牧大人,我確是和他並不相識,他又怎麼可能會助我。”

王烈笑了笑:“這也好辦,如今朝堂動亂,管他是誰做遼東郡守,只要還屬於漢室,朝廷定然都會應允,我當與子尼二人聯名為大人書信一封發給劉虞,他定會承情。”

童若對著二人肅然拱手道:“那此事就有勞二位了!”

當下皆大歡喜,幾人意氣風發。

正是“慷慨丈夫志,可以耀鋒芒!”

不消半月,朝廷便下來詔書。

童若正式接過公孫度的權柄,成為遼東郡太守。

任命劉政為遼東長史,輔佐太守掌管兵馬軍政。

太史慈為都尉掌郡軍事、駐軍,主管治安、偵緝盜賊。

田贊為監御史,掌管監察,負責監察郡守與其他官員。

後童若又任命王烈為功曹,謝文彥為主簿,國淵為五官掾,元耿為督郵。

因中原多有避難來遼東的,此時遼東共有六萬四千餘戶,共計三十八萬人。

遼東諸事俱定,期間童若與民休息,百姓也得以享受到了久違的和平。

這一日,有一人一馬疾馳到了襄平城中,那乘者身材瘦長,形貌剽悍,正是李彥的徒弟戎建,只見他神色匆匆,顯然必是為了什麼緊要的事才來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