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賈玉軒送走爸媽,折回到家裡,爺爺已熱好晚飯了,鳳鳴正往堂屋的餐桌上端。賈玉軒洗了手,直接去堂屋坐在了餐桌前。
飯菜湯端齊了,鳳鳴開始擺放椅凳。
爺爺脖子上達著手巾進來,將手巾撤了,向上一甩,掛在了堂屋門上,他圍桌坐下來,拿起筷子,先給鳳鳴夾菜,又給自己的孫子夾菜。
賈玉軒和鳳鳴拿起筷子,賈玉軒趕緊給爺爺夾了爺爺愛吃的菜,鳳鳴看見,也學賈玉軒趕緊給爺爺夾了菜。
爺仨是邊吃邊聊。
“賺錢了。”爺爺很高興的望著孫子,壓抑著激動,身子向前附著,很神秘的低聲說。
“哦?”賈玉軒一時沒有聽懂。
“土產那邊的業務。”爺爺還是很神秘的樣子。
“嗯。”賈玉軒欣慰的笑了,“圖的就是賺錢。”
“唉!”爺爺嘆了口氣,突然傷感起來。
“怎麼了?”賈玉軒不解。都賺錢了,還嘆息傷感什麼。
爺爺說:“軒兒呀,我給你說,第一次去省外貿交貨的時候,是陳廠長和你那司機楊進輝押車去的,頭一天晚上裝好的車,第二天一早就啟程啦!去省城是兩個小時的路程,一去一回四個小時就夠了,城內減速,加上交貨和吃飯的時間,按理說,下午下班之前是能趕回來的,可是到了晚上八點還不見他們人影,土產那邊人都下班兒了,只有我和翁主任沒有走,我們兩個就坐在大門外一直等,也不知道餓,也不想回家,就那麼坐在大門外,後來我就提出不等了,和翁主任分別回家,可等翁主任走了之後,我又悄悄折回去了,坐在大門口繼續等,沒辦法,必須等,因為我知道,回到家也一夜睡不著,還擔心受怕,那不如就坐那裡等。一直等到快十點的時候,他們才回來,我激動的迎了上去,也不敢問為什麼回來這麼晚,因為我心裡清楚,只有出事兒了,只有出不好的事兒了,才回來的這麼晚。”
爺爺又說:“你的司機看到我是連聲道歉,說對不起爺爺對不起爺爺,沒想到爺爺你還在這裡等我們,因為我們先去省社招待所給賈廠長報喜去了,一起吃了晚飯。我聽了這話,懸著的心才放進肚子裡。心放下來了,也知道餓了。陳廠長他們說想喝點小酒,當時吧,飯館都關門了,沒有地方去喝,我們敲開一家門市部買了幾瓶罐頭,還有一瓶酒,當天晚上回來睡得可踏實了。”
爺爺說到裡,笑了起來,又說:“估計那一晚,翁主任沒睡好,我要是沒等到他們,回來我也一夜睡不著。果不其然,第二天翁主任上班,坐那一直栽頭,倆眼都都睜不開了,不停的栽。”
爺爺又說:“哎呀軒兒,爺爺給你說,明年呀,千萬不要這樣搞了,這不是個戲,你這是不務正業,今年是幸運,賺錢了。否則,被有些人抓住把柄,你不得費神費力去應付嗎。”
“嗯。”賈玉軒點頭說,“爺爺說的極是,再不搞了。”
賈玉軒又說:“爺爺,在省裡學習這些天,我一直在想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賺的錢也不給職工發那筆額外年終獎,不能貫著他們。”
“那爺爺就不懂了,你費神費力的不務正業是為了什麼?”爺爺問。
“等收花旺季用在棉農身上。”賈玉軒說,“那些棉農,在收花旺季賣花時,特別的苦,天不亮就趕路,負重幾十里拉到縣城,棉襖能溼透,再一歇力,渾身冰涼,大冬天的,用熱身子暖乾溼棉襖,連口免費的熱水都沒地方喝。今年旺季,我決定讓廠裡給棉農提供免費的熱水……”
“我說軒兒,你可想好了。”爺爺打斷賈玉軒的話,“棉廠不能坑害棉農,可也不是慈善機構,棉農賣花給棉廠,棉廠付錢給棉農,這是公平交易,完事了兩清,誰也不認識誰。廠職工就不一樣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幾乎天天見,生死相關,那可有扯不斷的關係。”
賈玉軒說:“全廠五百七十多個職工,佔四百三十多名都是合同工,家裡有地,知道種地的艱辛。長假過去,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給過磅員開會,必須把坑害棉農那件事給停了。”
爺爺點頭:“嗯,停了也可以,土產那邊的利潤,如果不想全部用於職工的額外年終獎上,可分出來一部份,年底給職工適當的發一些。這樣慢慢給斷了。要是突然一分不發放,也不合適。往年都有,你上來一下子就沒了,他們不僅罵人,而是把你定位成一個壞人。對於職工來說,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你讓他得到好處,他就說你是好人,你剝去了他的好處,他就說你是壞人。這好人和壞人,不僅僅是棉廠職工用利益來衡量,現在全天下的人,幾乎都用利益來衡量好人和壞人,至於說公正和良心,是越來越不值錢了。”
“嗯。”賈玉軒點頭認可說,“也好,分出一部份給職工,這樣最周全。”
“唉!”爺爺又嘆氣說,“不瞞你說軒兒,從你起這個念兒要去做這事兒,你爺爺我這心就開始揪著,揪得我日夜不安,揪到現在才能睡個安穩覺,吃得下飯。”
爺爺又說:“我給你說軒兒,經歷了這件事,爺爺我可是最佩服那些做生意的人。嘿兒,你看他們,東邊買,西邊賣,就能從中賺錢,那可得要個真本事。”
爺爺說到這裡,自嘲的笑了:“爺爺可做不了這個,爺爺沒有這個賺錢命。”
爺爺又說:“我可給你說軒兒,過幾天,咱那邊的宅基要動工了,爺爺我可不能往土產那邊跑了。”
爺爺說的宅基,是社縣曹主任想在退休之前讓爺爺給他的縣社下屬跑的宅基地皮,兩個月前已經分到各下屬手裡,有些人都蓋好房了。最近,爸爸也已將建房的材料給置辦齊了,都在自家的那塊地皮上備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