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誰說的,生活就像一團亂麻,怎麼也解不開一個又一個的小疙瘩。

有人也許生來就會一帆風順,而有的人,幾乎就是在鋼絲上行走,一個麻煩接一個麻煩。

李玉香所處的地方有個有名的風景區叫——葫蘆彎。

這裡是江山在這裡打轉和停留的地方。

每年三月,這裡跑冰排會吸引無數文人墨客,尤其是拿著長槍短炮的攝影家們。

他們每天三月的時候,就天天來守候,跑冰排有時就是幾分鐘的事,但這裡卻不同。

因為江水在這裡打了一個彎,形成了葫蘆之勢,所以這裡的冰排有時要跑上幾天,看過大面積冰排一縱即逝後,很多人會來這裡駐足觀望。

因為這裡在夏天時是觀景聖地,所以很多店鋪都能葫蘆或彎來命名,而人們問路時也總會說在葫蘆彎附近。

李玉香所在的市場其實是有個好聽的名字的,但人們就是習慣性地叫:葫蘆彎市場,於是新名字也就湮滅在約定俗成中。

市場幾乎就是嘈雜的代名詞。

這裡吆喝聲不斷,車聲、人聲還有討價還價的聲音此起彼伏,而李玉香也越來越習慣了這裡的喧囂。

這喧囂反而讓她心安。

她現在最怕的就是安靜。

尤其是孩子睡下後,突如其來的安靜。

李玉香與婆婆長年累月生活在一起,以往身邊也有弟弟,她現在身邊只有女兒,這讓她有時總是惶惶不可終日,總覺得會不會有什麼事情發生?

有了工作的李玉香,在安穩踏實後,其實還有諸多麻煩。

在這個地方的她,只能算是一個外鄉人,外鄉人的特別就是渴望安穩、安定。

但她的生活完全寄託在嶽峰身上,如果這個人沒了,自己還能如此心有底氣的生活嗎?

李玉香算是獨立的女人,但對男人的渴望上升到精神上的依賴。

弟弟曾是她最大的希望,但現在應該是沒有指望了,自己每個月這點微薄的收入,將來能撐得住嗎?

李玉香又每個月能賺八百五十元,這在她看來已經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數字。

但分攤到房租、水、電、煤氣……等雜物上,就會消耗三分之一,而家庭必須的開資又消耗掉一半,剩下的二、三百才能存起來,以這樣的速度,她想都不敢想,女兒馬上面臨上小學。

如果這煩惱可能是一年或兩年後的現實,但現在也有讓她心驚肉跳的事。

小小的化妝品店,購物的幾乎是一些上了年紀的女人,但時間長了,一些地痞、無賴光顧。

他們有買了又反悔的、有偷偷拿走的還有直接在錢上玩花活的……總之,這類人只要碰上,李玉香就倒黴了,損失的貨款要她自己賠。

老闆不在,現在幾乎不常來,但進貨出貨,人家心裡有數,再加上李玉香的誠實,老闆越來越放心。幾乎成了甩手掌櫃的,這讓李玉香也清靜許多。

附近的商點的人就勸她,說有些價格你可以自己定,定高一點,這樣你也能多賺點。

李玉香當然不可能了,她沒這個膽子,也沒這個心情,她對老闆能收留自己已然感激不盡了。

無賴不常來,但騷擾的人就不甘心了,看她年輕,又總是一個人,有些男人就動了歪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