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子所在堂屋,設了看席,烏雅氏請舒舒跟保泰福晉入座。

上頭擺著酒菜,不過只是看看的,碗碟跟筷子都沒有開封,包著紅紙。

等到花轎退出閨房,也有人上湯。

舒舒跟保泰福晉就留了荷包做賞錢,起身離席。

兩人作為娶親太太,還要做一回賊。

保泰夫人袖口遮了一個子孫碗帶走。

舒舒這裡,也“悄悄”在身上藏了一雙子孫筷子。

堂妯娌倆相視一笑。

還別說,眾目睽睽之下做賊還挺有趣的。

前頭隊伍重新休整了,鑼鼓也重新響了起來。

就是隊伍變得更長了,除了來結親的人口,還跟著送親的人口。

熱熱鬧鬧的,折返地安門。

十阿哥夫婦雖不是“送親老爺”、“送親太太”,可是也歸在孃家人裡,跟著鈕祜祿各房堂親姻親,一起往新郎家來。

過了一刻鐘的功夫,就到了三臺吉家門口。

榮憲公主帶了人在門口觀禮。

舒舒與保泰福晉下了轎子,扶了新娘子去拜天地,又去新房撒了帳,才完成兩人的差事,被請到上席坐席。

等到兩人入座,都齊齊地鬆了一口氣。

恭親王福晉見狀,笑道:“到底年輕,不愛這些繁瑣的,換了我們這個年歲,巴不得摻和這熱鬧。”

舒舒忙點頭道:“我們年輕呢,不如嬸孃們穩重,生怕出了紕漏,叫人挑剔說嘴,只這一回就夠夠的了,往後這娶親太太可不敢再當了。”

要知道湊個人頭當個全福人還罷了,就是新人轎子過來時,跟著攙扶新娘子還有撒帳什麼的,可是娶親太太卻是要跟著折騰的,還要應付孃家、婆家的親戚客人,嘴巴沒有閒著。

不想說話。

舒舒可不想開了先河,往後沒完沒了的請託。

簡親王福晉今年守孝之前,就是這樣,一年下來,總要被請個十來回,不是娶親太太,就是送親太太

簡親王福晉是個愛張羅的,樂此不疲,還能收到銀封酬謝。

舒舒這裡,沒有這個興趣。

保泰福晉在旁聽了,跟著舒舒點頭。

她也不想老當娶親太太。

她兒女雙全,有世子夫人之實,丈夫卻沒有正式被請封世子,總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還有她們這樣的年紀,本就是喜歡偷懶的,不愛在前頭張羅。

莊親王福晉、裕親王福晉、顯親王福晉也在頭席,笑著聽她們說話。

莊親王跟九阿哥雖有嫌隙,可莊親王福晉對舒舒卻很和氣,並不將前頭的事情放在心上。

這位福晉五十來歲,是蒙古最後大汗林丹汗的孫女,太宗皇帝的外孫女,身上有察哈爾蒙古、科爾沁蒙古與愛新覺羅三家血脈。

因此,即便她孃家父兄都獲罪被處死,也沒有影響到她身上,是個和氣的老太太,跟太后關係也親近。

兩個老太太從夫家論起來,一個是嬸婆婆,一個是侄兒媳婦;從科爾沁那邊論起來,輩分就顛倒了,一個是表侄女,一個是表姑。

她看著舒舒道:“今年你們府送的粽子好,看著鮮亮,就是促狹,還做苦瓜餡的,看著還以為是果子餡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