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阿哥斟酌著問道。

“嗯,笑得合不攏嘴……蒙餐吃著,聽著科爾沁的那個潮爾琴什麼的,還有五哥找來的唱酒歌的,連帶蒙古鹿棋都找出來了,皇祖母高興,孩子們也跟著長了見識……”

九阿哥說道,若有所思。

除了汗阿瑪不請自來之外,其他都好。

好像汗阿瑪的到來,也有好處。

那是汗阿瑪對皇祖母的孝心。

皇祖母不是汗阿瑪生母,宮裡的奴才最會欺上瞞下。

只有汗阿瑪再三表示對皇祖母的尊敬,寧壽宮裡的人才不敢出么蛾子。

十二阿哥聽了,帶了嚮往。

太后喜歡的地方,嬤嬤應該也會喜歡吧?

那是嬤嬤小時候生活過的地方。

就比如自己,搬到乾西五所十幾年了,可是最懷念的地方,還是寧壽宮的後配院。

九阿哥說完家常,想起了正事,就道:“對了,陪爺去趟內造辦……”

十二阿哥沒有多問,立時應了。

等出了內務府,十二阿哥問道:“九哥是要看瓷器麼?”

他想到的是官燒鍋的藥酒需要器皿,肯定是越精緻越好。

九阿哥搖頭道:“那個不用內造辦的瓷,宮瓷放到外頭,也是一品官以上準用,太隆重了,不合規矩,爺是去鐘錶處。”

十二阿哥見何玉柱跟周松等人都空著手,自家九哥不像是來修鐘的,一時猜不到緣故。

九阿哥見他面帶疑惑,就說了發條機械之事,道:“外頭賣的西洋玩具,要幾十兩銀子一個,爺就想著用在佛像跟神像上,做的精細些,到時候賣到蒙古跟江南去。”

真要規模生產,這產銷其實掛在內務府更合適。

只是九阿哥覺得,這是塊肥肉,還是自己費心琢磨出來的肥肉,要是讓內務府的那些人貪墨敗壞了,那自己得噁心死。

最好是成為私產。

那樣的話,不用那麼多人經手,中間就少了弊端。

至於用了內造辦的匠人……

可以給御前乾股分紅……

九阿哥恍然大悟。

自己這陣子有些太兢兢業業了。

這要是算官營,掛在理藩院下,那一年之後自己輪部了,那不是虧了麼?

短短兩、三百步,九阿哥已經有了定奪。

他跟十二阿哥道:“這幾年沒聽說鐘錶處做了多少新鍾,是匠人不夠麼?”

十二阿哥還真知道些,道:“四十年之前,雖也有洋人進宮當差,可只是修鐘匠,連帶著鐘錶處只能修鍾,不能造,就算有十來個太監學徒,也就是造鐘殼子的手藝,四十年進來兩個法蘭西跟義大利的洋和尚,是造鐘匠人,這才開始試著做鍾,前年就製出來了,就是數量不多,宮裡得了新鐘的,就是寧壽宮、毓慶宮、延禧宮跟翊坤宮這幾處,還有嬤嬤那裡,也得了一座。”

九阿哥聽了,道:“這回選了多少學徒?這洋人也不能老在宮裡,別回頭學不會怪可惜的。”

十二阿哥道:“選了十五個太監,都是銅作那邊有些技術的,應該能學得差不多。”

九阿哥點頭道:“那就好,也不是什麼難破解的東西,都漂洋過海來了一百多年了,總不能咱們用著洋鍾,兒孫也都用著洋鍾,讓洋人將咱們當冤大頭。”

兄弟兩個說著話,到了內造辦。

總管郎中得了訊息,忙迎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