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為兒女計(第2/4頁)
章節報錯
曹順:“……”
這回是真惶恐了。
實在做不到啊!
他沒有掩飾,露出自己的無措。
康熙見了,輕哼道:“都是你們這些人不知道勸勉主子,任由他懈怠,還陪著他胡鬧,這身體才沒有鍛鍊好。”
這是想起前日圍場上九阿哥的“神來之筆”了。
對曹順來說,還真是冤枉,因為他就沒有去南苑。
不過既是皇上訓了,曹順老實認錯,道:“奴才愚鈍。”
可是曹順有自知之明,九爺實在是也輪不到他們勸誡。
皇上這親阿瑪都不能讓九爺勤快起來,更別說他們這些奴才。
康熙看出他性子老實,望向額爾赫道:“聽說你如今都開十力弓,比在宮裡時強出不少?”
額爾赫點頭道:“奴才自在貝勒府當差,就改練了新弓,也得了黑山大人的指點,每日練箭時長翻倍,三年下來,總算不會再給皇上跟九爺丟臉。”
康熙聽著,很是滿意,道:“曉得自己的短處,學習旁人的長處,還能勤勉堅持,不錯不錯。”
他想到了額爾赫的阿瑪領侍衛內大臣福善。
福善長子病弱,長孫人才尋常,比不得額爾赫這個次子。
偏偏額爾赫分家出來,只因為朝廷尊崇儒家,自己重視太子,八旗宗室與勳貴也都改了舊俗,不再是擇子或幼子繼承爵位家業,而沒有了選擇的餘地,只傳承給嫡子。
康熙陷入沉思。
八旗的爵位,都是因軍功封出來的。
像福善長子那樣的人,就算繼承了一等公,也沒有辦法補缺。
這勳貴襲爵,要不要再定下其他規則?
例如像福善家這樣,長子補不了缺,不能隨旗行走,就應該不準補缺。
可以由其他人代襲,如福善的嫡次子額爾赫。
不過為了不跟儒家嫡長子繼承的禮法相違背,在額爾赫百年後,這“代襲”結束,爵位可以重新回到長子一脈。
對於勳貴大家來說,這種承爵制度有隱患,可是對於朝廷來說,卻是利大於弊……
*
敏嬪看到十七格格被送過來,心中無語至極。
這叫什麼事兒?
這次聖駕移駐暢春園,帶的宮妃不多,十七格格之母並不在其中。
不過她面上依舊是歡歡喜喜的,拉了十七格格的手,跟魏珠道:“你去接的人?大冷天辛苦了,十七格格養的真好,真是讓九貝勒跟九福晉受累。”
魏珠道:“是奴才去接的,皇上吩咐奴才給娘娘送過來。”
敏嬪點頭,示意人賞了魏珠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