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說話的工夫,何玉柱來了。

之前他得了九阿哥吩咐,去暖房摘菜,如今提了大半筐的菜。

有黃瓜、番茄、茄子、辣椒、土豆、西葫蘆、香菜等,最難得是半籃子南瓜花。

這是九阿哥特意吩咐的。

這是尋常暖房也尋不到的金貴菜。

九阿哥看了一遍,比較滿意,吩咐何玉柱道:“去給王叔那邊送去吧,再跟王嬸說一聲,就說往後三天送一回,不算什麼稀罕物件,不過是爺的一點孝心……”

何玉柱沒有立時下去,道:“爺,那裕親王府那邊……”

同樣是長輩,那邊也是臥病,不好做區別對待。

九阿哥搖頭道:“不必,王伯在小湯山有莊子的,自家就有暖房。”

自己就沒有必要獻殷勤了。

保泰世子雖看著謙和,也只是看著罷了,實際上跟八阿哥差不多的行事,是個骨子裡勢利的,九阿哥很不待見。

何玉柱下去送菜了。

九阿哥跟舒舒道:“早先還以為王伯跟王叔這裡沒有什麼差別,就是王伯封爵時佐領多了四個,烏蘭布統之戰後也都罰沒了,現下看來,還真是不一樣。”

不僅開府的佐領數不同,這產業應該也有所區別。

外頭的產業看不出,只說同樣是親王府邸,裕親王府佔地就有恭親王府一個半那麼大。

在京城的王府中,除了康親王府跟信郡王府之外,裕親王府的大小排在第三位。

恭親王府對比之下的,就很尋常了。

還有就是兩府的財務狀況應該也不同。

當年小湯山賣地的時候,裕親王府跟風買了一塊極好,帶了五個溫泉眼的地,修建了王園,也弄了暖房種蔬菜與花卉。

到了恭親王府這裡,就是意思一下,在遠離行宮七、八里的地方買了一個小莊,連暖房都沒有修建。

舒舒默默。

此恭親王非彼恭親王。

一百多年後,有位恭親王擴府邸,修成了個佔地一百多畝恭親王府。

只是那不是常寧這一脈。

舒舒跟兩家王爺沒有打過交道,不過人都有遠近親疏。

舒舒的堂伯父老滿色是恭親王麾下副將,戰亡於烏蘭布統之戰。

後頭恭親王府二阿哥滿都護到了指婚的時候,恭親王就求了恩典,將老滿色之女指給了滿都護。

因恭親王長子早亡,滿都護這個次子是王府最年長的兒子。

恭親王選了失父的董鄂氏為長媳,有幾分仁義擔當在裡面。

只是老滿色並不是恭親王的旗屬人口,是正紅旗人,恭親王這樣的示恩,也是犯了康熙的忌。

自古以來,只能恩出於上。

尤其是董鄂家這樣的勳貴大族。

九阿哥提及恭親王府之事,就有些不解道:“滿都護都三十來歲了,又是兄弟之中爵位最高的,王叔怎麼還不請封世子?”

舒舒道:“應該是恭親王心中還沒有決斷吧,要是有了決斷,也不會拖延這些年。”

這世子之位不定,兄弟鬩牆是免不了的。

尤其是上頭這幾位王府阿哥年歲相差不大,出身也懸殊不大。

九阿哥想了想,道:“滿都護也沒有什麼大毛病,這些年在宗人府聽差,也沒有什麼紕漏,怎麼也比下頭的幾個強……”

舒舒道:“猜不到什麼緣故。”

除非是滿都護有大過,或是下頭的阿哥有出身更好、更受寵愛的,否則恭親王有什麼理由廢長立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