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還不覺得,現下八阿哥下頭的九阿哥、十阿哥都有了兒子,後頭的皇子也開枝散葉,八阿哥這“無子”就有些顯眼。

八阿哥二十三了……

從三十四年皇上指了格格算下來,小十年……

若是寶珠的孩子在,跟十八阿哥一年生人,明年就要入上書房……

可惜了了……

康熙坐在炕上,自是將眾人的神色都看在眼中。

莊親王無嗣,親侄兒卻不少。

只是莊親王不甘心罷了。

至於安郡王,只能說安王系一代不如一代。

安郡王文弱,安郡王的兩個兒子已經成丁,卻人才尋常。

反倒是自己這些兒子,各有長處,差不多都成才了。

就是看著最平常的五阿哥,也是內秀,只是因被太后撫養,溫和寬厚,不愛爭搶罷了。

這會兒工夫,帶了人下去安置禮物的梁九功進來,低聲稟告:“皇上,太子來了……”

康熙點點頭道:“傳吧!”

不用說,太子應該也是來送萬壽節禮的。

宮裡宮外的皇子都來了,大家在乾清宮外站了兩、三刻鐘。

毓慶宮應該早得了訊息,卻依舊選擇姍姍來遲。

康熙心情有些複雜,對於毓慶宮的萬壽節禮也好奇起來。

少一時,太子進來。

莊親王與安郡王坐不住了,都起身。

他們能跟皇子們敘家禮,卻不能跟太子爺敘家禮。

“兒臣給汗阿瑪請安……”

太子進來,大步上前,垂手請安。

康熙道:“太子也安……”

太子抬頭,雙手捧了禮單,道:“汗阿瑪萬壽,兒子也想要盡一份孝心,只是兒子名下,多是汗阿瑪賞賜,只能借花獻佛了。”

康熙慈愛道:“早說過,不必興師動眾,尋常就好。”

說著,他示意梁九功呈上禮單。

等到接過來,這禮單摺頁明顯比其他人厚。

康熙並不意外。

太子就是太子,太子預備的萬壽節禮也不會隨著大阿哥那邊的例。

等到禮單開啟,康熙快速看了一遍。

太子的禮十八件。

太子妃的禮八件。

太子長子壽禮六件,太子次子壽禮四件,太子長女壽禮六件。

毓慶宮如今是兩位皇孫,是二阿哥與三阿哥;一位皇孫格格,是三格格。